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祁门县

祁门县

唐永泰二年(766)改昌门县置,属歙州。治所在今安徽祁门县西石山坞。《元和志》卷28祁门县:“以县东北一里有祁山”,因名。大历五年(770)移治今祁门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属徽州府。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面积 2257 平方千米。人口18.6万。辖7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祁山镇。汉为黟县地,以有巨石夹流水,相对似门,称为阊门。唐永泰元年(765年)方清起义,置阊门县,以为守备,次年被镇压。唐以县北有祁山,改名祁门县,治祁山,属歙州。《文献通考》记载:以其县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乃合名祁门。北宋末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清属徽州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南行署区徽州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属芜湖专区。1959年黟县并入,1961年黟县析出复置,属徽州专区。1971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为黄山市辖县。地处皖南山地西南部、阊江上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玉米、油菜籽、小麦、大豆。林产以松、杉、毛竹、茶叶为主,祁门红茶有名,为安徽省林业基地之一。产瓷土有名,唐代以来即为景德镇瓷器主要原料基地。工业有陶瓷、制茶、竹木加工、建材、电子、机械、化工等。皖赣铁路斜贯东南,慈张公路横穿中部,大青公路纵贯北部。名胜古迹有太平军题字、阊江双桥、文峰塔和牯牛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南宁州都督府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南宁州 (今云南曲靖市北十四里三岔)。辖境北有滇东北,东有贵州普安、兴义,西至怒江,南抵盘江、曲江。贞观六年 (632) 废。开元初复置,辖境仅当今滇东及贵州西缘。天

  • 好阳河

    即曹水。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曹水“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 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史记·陈涉世家》 索隐引小颜云:“魏武帝谓之好阳。”

  • 苏墟

    又名迁龙寨。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明、清设迁隆寨巡司于此。

  • 大西国

    明崇祯十七年(1644)冬,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蜀王府为宫,成都为西京。据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亡。

  • 邸阁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寰宇记》卷94安吉县:邸阁山“在县(治今安城镇)东北二十五里。《吴志》云: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鄣邸阁粮谷”。即此。

  • 封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封州置,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封川县 (今广东封开县东南封川镇)。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县地。十九年(1282) 复为封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封州置,治

  • 福应山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福应山在 “县东二里。为近郊之胜,亦名尽美山”。

  • 三笑亭

    即虎溪三笑亭。在今江西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虎溪旁。宣统补刊《庐山志》引《高贤传》:虎溪三笑亭“远公(惠远)送客不过此溪,过则虎辄鸣吼。常送陶靖节(陶渊明)、陆修静,不觉过溪,虎鸣吼,相向大笑”。后建三笑亭

  • 通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万州置,治所在石城县 (隋改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川市)。唐杜佑《通典》: 通州 “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大业三年(607) 改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通

  • 孤竹县

    唐置,为带州羁縻州治所。旧治在营州界内。州陷契丹后,寄治于昌平县之清水店 (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