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门关
明置,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又禁门关、紫石关亦在司西。” 《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禁门关在 “司治西禁山下”。
明置,在今四川天全县西。《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又禁门关、紫石关亦在司西。” 《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禁门关在 “司治西禁山下”。
①唐大历七年(772)分临清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北北馆陶。北宋熙宁五年(1072)并入馆陶县,为永济镇。《元和志》卷16永济县:“大历七年, 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并永济渠,故以为名。”②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0寿昌县: 金台山在 “县 (今寿昌镇)南十五里。县山之最高者”。②即金堂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二十里。西汉杨雄 《蜀都赋》: “铜梁金台。” 《寰宇记》 卷
又作拉则卡门定。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山顶房屋。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清嘉庆五年(1800)改五郎厅置,属西安府。治所在今陕西宁陕县北十五里老城乡。1913年改为宁陕县。清嘉庆五年(1800年)分长安、盩厔、洋县、石泉、镇安五县地置,治今陕西省宁陕县北老城。属西安府。1
在今山东夏津县西南四十里。卫河所经,为往来津要。明置巡司于此。
即磬锤峰。今河北承德市东北十六里棒锤山。《水经·濡水注》: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屈其崇标者”。即此。
即今四川荣县西北双古镇。清道光《荣县志》卷10:双古坟场在“县北六十里”。
南宋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7: 峨眉县七寨有 “泾口寨”。
①即中州。犹言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郭璞注:“齐,中也。”②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冀州置,治所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以地为齐国故地为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淄博、长清、齐河、禹城
唐贞元二十一年 (805) 置,属江陵府。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唐末废。明洪武九年(1376) 改荆门州复置,属荆州府。治所即今荆门市。十三年 (1380) 复改为荆门州。1912年废州为荆门县,属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