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陵
汉献帝刘协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孝献帝纪》: 三国魏青龙二年 (234),“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 “ 《帝王纪》: ‘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 刘澄之 《地记》: ‘以汉禅魏,故以名焉。’”
汉献帝刘协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孝献帝纪》: 三国魏青龙二年 (234),“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 “ 《帝王纪》: ‘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 刘澄之 《地记》: ‘以汉禅魏,故以名焉。’”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赤石岭巡司“在大庾县东北百余里。明洪武二十二年置。旧治峰山里。弘治元年移小溪城,正德中复移于峰山新城。后又移而南,治峰山里水西村。今因之”。古山名。在今江西省
又名柳林集。即今山东冠县东北柳林镇。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筑有土城。清同治二年(1863),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大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即今山东省临清市南的柳林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宋景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岩洞甚胜。《舆地纪胜》 卷61桂阳军: 蓝岭 “在平阳,跨蓝山县界,故曰蓝岭”。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二十八里白埠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白埠。
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拉克乡 (喜眉窝)。清设外委驻防。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 卷116南安州: 紫石山“在州 (治今云龙镇) 东一里”。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亦曰兴势阪。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即此。古山名。又称兴势阪。在今陕
又作玷苍山。在今云南大理市西部。唐代以来称点苍山。唐樊绰 《蛮书》 卷2: “玷苍山,南自石桥,北抵登川,长一百五十余里,名为玷苍。直南北,亦不甚正。东向洱河,城郭邑居,棋布山底。西面陡绝,下临平川。
即闵行镇。今上海闵行区东南闵行镇。明洪武六年(1373)于此置黄浦巡司。
简称色他司。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色达县。宣统三年(1911)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