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东。《元和志》卷15高平县:米山“在县东十里。赵将廉颇,积粮此山, 因名”。
②在今江西高安县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米山“在县北四十里。山有神灵,能兴云雨,著在祀典,岁时祈祷”。《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米山“在府北二十五里。《豫章记》:此山四面流泉,土地膏沃,生禾香茂,为米精美,唐因以名州”。
③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周村东南四里。《方舆纪要》卷31长山县:“米山在县南三十里。相传齐桓公积土于此,为虚粮以示敌处也。”
①在今山西高平市东。《元和志》卷15高平县:米山“在县东十里。赵将廉颇,积粮此山, 因名”。
②在今江西高安县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米山“在县北四十里。山有神灵,能兴云雨,著在祀典,岁时祈祷”。《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米山“在府北二十五里。《豫章记》:此山四面流泉,土地膏沃,生禾香茂,为米精美,唐因以名州”。
③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周村东南四里。《方舆纪要》卷31长山县:“米山在县南三十里。相传齐桓公积土于此,为虚粮以示敌处也。”
在今贵州雷山县东。《清史稿·地理志》丹江厅:“大丹江源出厅西南,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
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县(驻张湾镇)北古驿镇(吕堰驿)。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捻军“至襄阳之邓家湖、吕堰驿”。明初置,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清于此设巡检司。
道路名。战国时楚国北经方城,通中原华夏诸国之要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齐使者说越王曰: 楚 “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索隐》 引刘氏云: “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
一名清江嘴。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清江入长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鸿基沿海一带。《安南弃守本末》:永乐五年(1407)于“同安县之同安海口”设巡司。
1938年日伪置,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鄂陵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鄂灵海 “在查灵海东五十余里。周三百余里,其形自东北趋西南,东北狭、西南广,黄河经其中,自东北流出,湖水色青而形长”。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北定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定,岛也。结,长也。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 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设定结县,驻江嘎。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
即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旧为永绥厅治。光绪《湖南通志》卷1永绥厅图:西南有吉多铺。
即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曰: “宫城在皇城北……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 《元河南志》 亦称: “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