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镇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二十五里米粮乡。
在陕西省镇安县东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峡,人口410。镇区地处河川,为县内重要产粮区,故名。1949年设米粮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熨斗、白塔二乡合并设米粮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柿子、天麻、柴胡、生漆、蚕茧。有金、锑矿。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二十五里米粮乡。
在陕西省镇安县东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峡,人口410。镇区地处河川,为县内重要产粮区,故名。1949年设米粮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熨斗、白塔二乡合并设米粮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柿子、天麻、柴胡、生漆、蚕茧。有金、锑矿。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定胡县(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柳林县地。贞观二年(628)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定胡县(今山西临县西南、黄河东岸)。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南部及
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 野狐泉 “在邢台县西北十里,下合达活水,二水相交至城北门,名鸳水。明万历中涸,时有时无,出隐不定。本朝乾隆十二年以后,达活既开,野狐亦瀵涌复出”。②在今
即今江西奉新县东北之南河。《陈书·周文育传》:陈初,周文育击欧阳頠等, 屯豫章,“孝顷有舴艋三百艘、百余在上牢, 文育遣军主焦僧度、羊柬潜军袭之,悉取而归”,即此。《方舆纪要》卷84南
旧名楚呼楚、绥靖城。一名塔城。又称挞拉巴哈台。即今新疆塔城市。因清新疆政区塔尔巴哈台驻此而名。清乾隆三十年 (1765) 在此驻参赞大臣,称楚呼楚。三十二年 (1767) 筑城,称绥靖城。同治九年 (
唐贞观九年 (635) 置,为郎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十一年 (637) 废。十三年(639) 复置,为播州治。十四年 (640) 改名罗蒙县。
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十里无盐村。西汉为东平国治。西晋属东平国。南朝宋为东平郡治。北齐废。古县名。本战国齐邑,秦置县。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无盐村。属薛郡。北齐废。曾为两汉东平国和南朝宋及
即今新疆乌恰县东北之苏约克 (恰克马河)。《清一统志 · 喀什噶尔 》: 博罗和硕河“在喀什噶尔东北,玉斯屯阿喇图什西南二十里。源出西北山中,东南流过阿喇图什而止,不通大河”。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乐安国博昌“有贝中聚”。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乐安国博昌县有“贝中聚”,即此。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兴国军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三十年改属湖广行省。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兴国府。元至元十四年
即今四川大足、荣昌、泸县之濑溪河 (胡市河)。《清一统志·泸州》: 思晏江 “在州北六十里。自荣昌县界来,南流四十里,绕玉蟾山下,又南入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