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宗
清置,治所在类乌齐 (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后迁驻热扎卡。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撤销,改置类乌齐县。
清置,治所在类乌齐 (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后迁驻热扎卡。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撤销,改置类乌齐县。
即 “土伯特” 的异译。指西藏及其附近地区。即“唐古特”。
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晋书·刘聪载记》:东晋大兴初,李矩遣耿稚、张皮袭刘粲,“稚等袭败粲军,粲奔阳乡”。即此。确址待考,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或修武县境。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前赵刘粲为郭涌将耿雅所败,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北八十里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傣语“勐” 为平坝,“满” 为模糊,意即雾障视线的平坝街。
五代晋置,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五十里淇水之北。后废。北宋端拱元年(988)复置。金废。
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新城镇。《方舆纪要》 卷23真州: 新城村 “在县东北十五里。南通何家港,北达扬子桥,往来之通道也。俗谓之都天庙”。
北宋元符间 (1098—1100) 置,属长汀县。即今福建连城县。南宋绍兴三年 (1133) 升为莲城县。
南宋咸淳二年(1266)改广安军置,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华蓥、岳池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以广安军改名,治渠江县(今广安
即今湖南隆回县治。原为邵阳县地,名桃花坪。1942年设桃洪镇。1949年隆回县迁治于此。在湖南省隆回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7.4平方千米。人口8.4万。镇人民政府驻桃浦,人口3万。又名桃花坪,
在今湖北浠水县北。《舆地纪胜》 卷47蕲州: 巴河 “源出板石山”。《方舆纪要》 卷76蕲水县:板石山 “在县北,巴水出于此”。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大猫屿东南50米。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小猫屿“由大猫屿脱落,山形与大猫屿如一而小,故土人呼为大猫、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