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安县

红安县

1931年12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解放黄安县城后改名,治所即今湖北红安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名黄安县。1952年复改红安县。


在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北邻河南省。属黄冈市。面积 1787 平方千米。人口65.3万。辖10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治今址,属黄州府。因于古黄国辖地建县,为求“地方宁谧,生民安妥”,故名黄安。清因之。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31年11月,中共红四方面军在黄安战役夺取县城后,于12月首次改黄安为红安。1932年,国民党政府仍称黄安。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曾划分为安礼、安麻、陂安南三县。1946年三县撤销,复称黄安县。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改属黄冈专区,同年再改黄安为红安。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地,倒水南北纵贯。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花生为主。是湖北省花生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油料大县。工业有采矿、卷烟、机械、轻纺、化工、建材等。京九铁路汉麻支线经此。阳福与宋大公路相连。素有“将军县”之称,涌现出230多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建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董必武、李先念纪念馆和旧居纪念地。名胜古迹有双城塔、桃花塔、吴氏祠、天台山等。


猜你喜欢

  • 相州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诸城市北四十里相州镇。为通安丘孔道。清道光 《诸城县续志》 卷2有相州集。在山东省诸城市境北部。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相州,人口1.5万。原因潍水改道无常,村

  • 绣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林州置,治所在常林县 (今广西桂平市西南下湾镇)。天宝元年 (742) 改为常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绣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市、平南县南部地。北宋开宝六年 (973

  • 升仙山

    即星宿山。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羊子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成都记》云:城北有升仙山,升仙水出焉。相传三月三日,张伯子道成,得上帝诏,驾赤文於菟,于此上升也。”《方舆纪要》卷67成都府成都县:

  • 卢山

    ①又作卢源山。在今江西万安县东。《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卢山“在县东五十里。高百余丈。诸峰环列如屏,下有水,源出城江口”。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元于钦《齐乘》卷1:芦山“黄县南四十里。山下有真

  • 丹章砦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清一统志·镇远府》:丹章砦“在黄平州西废重安司西南。旧为苗屯聚处”。

  • 富尔岭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北,西与敦化市连界。富尔河发源于此。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珲春城:富尔岭在 “城西北四百五十八里”。

  • 隆水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隆水 “在英德县东一百二十里。源出羊岭下,东南流与浈水合”。

  • 五台集

    即武台村。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三十四里武台乡。旧属费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作武台集。

  • 黄金台 (臺)

    ①又称金台、燕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文选》 卷 28 《乐府·放歌行》: “将起黄金台”,李善注引王隐 《晋书》 曰:“段匹䃅讨石勒, 进屯故安县故太子丹金台。” 《清一统志·

  • 西路右翼前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