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旗镇

红旗镇

在今河北承德县西一百里。《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滦平县有“红旗”镇。俗称乌举梁。


(1)在辽宁省营口市东南部。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蓝旗,人口 1250。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满族乡,1995年改镇。主产高粱、玉米等。苹果、葡萄著名。有服装、机械、无机酸、阀门等厂。202国道经此。(2)在辽宁省凤城市西南部。面积254.2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兴,人口 3300。红旗,系满族八旗的正红旗。1958年设红旗乡,同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有大理石矿和缫丝、造纸机械、制砖等厂。宝黄公路经此。(3)在吉林省双辽市南部。面积217平方千米。人口 9780。镇人民政府驻义顺,人口940。1956年取境内红旗村名设红旗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玉米。有综合厂和采石场。长郑公路经此。(4)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西部。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红旗路。1956年设七台河乡,1960年改镇,1967年改公社。1984年改红旗乡,1994年改镇。为市蔬菜主产区。农产玉米、大豆等。有木材加工、塑料等厂。勃七铁路经此,公路通七台河市区和勃利等地。(5)在黑龙江省林甸县西南部。面积23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红旗村,人口2.4万。1939年称霍地村,1946年设霍地区,1947年改第四区。1956年改霍地乡,1958年改丰收公社,1959年改红旗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主产玉米、大豆等,畜产有牛。有建材、农机修理等厂。有公路通林甸、泰康等地。(6)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东部,东濒磨刀门。面积63.9平方千米。人口1.9万,其中归侨和侨眷 3900。镇人民政府驻虹晖一路。原为海涂,1962—1964年围垦。1969年称红旗农场,1977年改称红旗华侨农场。1999年改设红旗镇。全境地势低平,多为沿海低沙田。耕地面积4万亩。产甘蔗、水果、塘鱼。年产瘦肉型猪 7000 头。有榨糖、化纤、酿酒、电子、农机、印刷、食品、砖瓦等厂和钨、锡等矿。水陆路均通井岸、江门、广州、珠海城区,有三座专用码头。(7)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部。面积112.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土桥圩,人口 1600。1941年成圩。因此地原有两低丘,两丘之间有一如桥状的道路,路旁为水田,故称“土桥”。红旗一名源于1968年的红旗公社。原属道崇乡。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68年分立红旗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镇。产稻、甘薯、甘蔗、橡胶等。有制糖等厂。223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太水

    在今河南郑州市南。《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太山“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水经·渠水注》:太水“出太山东平地。……世谓之礼水也。东北径武陵城西,东北流注于承水”。

  • 北峰山

    又名石膏山。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清魏名世有《游北峰山记》石刻。

  • 将军山

    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其地发现“龙山文化” 遗址。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山,“宋时曰泉山,亦曰将军山”。《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越王山 “其东南麓,唐

  • 小蒲石河镇

    清置,属宽甸县。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八十五里小蒲河口。因河得名。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乡镇:“小蒲石河口在县城东南八十五里。”

  • 涠洲山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涠洲岛。《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螺冈山” 条内: “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有涠洲山,中有三池。旧产珠。《志》 云:山团围皆海,周七十余里,内有八村,人多田少,皆以产珠为生。一

  • 黄梁都

    又作黄梁村。在今广东斗门县 (井岸镇)西北斗门镇。清雍正十年 (1732) 置巡司于此。

  • 洪波台 (臺)

    在今河北邯郸县东南三十里。《韩诗外传》 卷7: “周舍死,简子如丧子,后与诸大夫饮于洪波之台,酒酣,简子涕泣。” 即此。

  • 滁水县

    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属扬州。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大业初改为全椒县。古县名。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治今安徽省全椒县。大业初改名全椒县。

  • 白洋河镇

    又称洋河镇。明置,属桃源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因白洋河为名。《明史·地理志》 桃源县:“东有三义镇巡检司,崇祯末,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清设千总及宿迁县主簿驻此。以产名酒“洋河大曲”著称

  • 三迤

    明时云南省以昆明为中心,分为迤东、迤西两部分。迤东包括今滇东及滇南,迤西即滇西。清初置迤东、迤西两道,乾隆时分迤东道为迤东、迤南两道,迤南专辖滇南,合称三迤。明时云南省以昆明为中心,分迤东、迤西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