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宣慰司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缅中宣慰司。永乐元年 (1403) 置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宣德二年 (1427) 缅中宣慰司并入缅甸宣慰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阿瓦。辖境约当今缅甸杰沙以南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江头城、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蒲甘缅王城称为 “缅中五城”。嘉靖六年(1527) 为孟养侵据。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缅中宣慰司。永乐元年 (1403) 置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宣德二年 (1427) 缅中宣慰司并入缅甸宣慰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阿瓦。辖境约当今缅甸杰沙以南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江头城、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蒲甘缅王城称为 “缅中五城”。嘉靖六年(1527) 为孟养侵据。
①元置,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元、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六十里石桥镇西南。为佛图关锁钥。明万历间,永宁安抚奢崇明叛乱,占据重庆。《明史·秦良玉传》:良玉率军平叛,攻重庆,“乃还军攻二郎关,
北魏置,属河州。治所在水池县 (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临潭、康乐等县地。北周移治当夷县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武帝时废。北魏于吐谷浑地置,治洪和城(今临潭东南),属河州。辖
即今山西黎城县东南小东河。《水经·浊漳水注》: 黄须水 “出台壁西张讳岩下,……其水南流,径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大宁坊东南隅。宋敏求《长安志》卷8:“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为罔极寺,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兴唐寺,明皇御容在焉。”《资治通鉴》:唐大历元年(766),“命宰
亦名戚山。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称“县之镇山”。今因采石,山已不存。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斗鸡台。大业二年(606)改安丘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属高密郡。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安丘县。
秦汉时成都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后汉书·臧宫传》:宫伐公孙述,屠大城,“乃乘兵入小雒郭门,历成都城下”。李贤注:“张载注《蜀都赋》云:‘汉武帝元鼎三年,立成都郭十八门’。小雒郭门盖其数焉。
即今台湾台北县西南树林镇驻地。清乾隆《台湾府志》 卷5 《坊里》: 淡水海防厅淡水保管下,有 “海山庄”。廖汉臣 《台北县的开发》 (见民国 《台湾省台北县文献丛辑》) 引张福寿 《树林乡土志》 云: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七十六里唐县镇。西周及春秋时为唐国都。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西部。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县镇(自然镇),人口2.4万。西周于此建唐国,秦汉为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南祁连山。《汉书·地理志》 姑臧: “南山,谷水所出。” 《元和志》 卷40姑臧县: “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在县南二百三十里。” 《寰宇记》 卷152: “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又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