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羛阳

羛阳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后汉书· 光武纪》: 建武二年 (26) 八月,“幸内黄,大破五校于羛阳”。《续汉书 ·郡国志》 魏郡内黄县: “有羛阳聚。”


(羛xì) 又作羛阳聚。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武二年(26年)五校农民起义军与光武帝大战于此,光武帝“幸内黄,大破五校于羛阳”,即此。


猜你喜欢

  • 西清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

  • 邯山镇

    金置,属邯郸县。在今河北邯郸县境。

  • 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胜利县治此。

  • 土门铺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将军镇。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土门铺“在治西三十里。两丘对峙如门,故名”。

  • 三河口镇

    ①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河口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东有三河口镇。②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当洛水、渭水入黄河之口。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华阴县:三河口镇“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在湖北省麻城市东

  • 靖宇县

    1946年改濛江县置,属安东省。治所即今吉林靖宇县。为纪念在此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杨靖宇同志而命名。1949年改属辽东省,1954年归属吉林省。在吉林省南部、靖宇熔岩台地上。属白

  • 观音洞

    ①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雍正《浙江通志》卷14引吴莱《甬东山水古迹记》:“自梅岑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而两岐,乱石如断圭,积伏

  • 四十里城子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乡。为唐焉耆都督府故址。

  • 天台岭

    在今陕西宁强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56宁羌州:天台岭“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 武穴镇

    亦名武家穴镇。即今湖北武穴市。明置巡司。清设武黄同知驻此。民国设县佐。1953年广济县徙治于此。1987年改为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