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羽山

羽山

①在今江苏东海县西北,与山东临沐县交界处。《尚书·舜典》:“殛鲧于羽山。”《汉书·地理志》 东海郡祝其县:“《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隋书·地理志》:朐山县有羽山。《元和志》卷11海州朐山县:羽山“在县西北一百里。《书》曰‘殛鲧于羽山’,即此也”。

②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七十里。《尚书·禹贡》:“蒙、羽其艺。”羽即指羽山。《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郭璞注:“今东海祝其县西南有羽山,即鲧所殛处。”汉、晋祝其县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元和志》卷11谓羽山“在(朐山)县西北一百里”,又说“在(临沂)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唐之朐山县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临沂县即今山东临沂市。则羽山在郯城县东北无疑。

③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三十里。之罘水所出。《寰宇记》卷20谓即殛鲧处。《清一统志·登州府》:“按,殛鲧于羽山,在东海,今沂州山也。此山偶同名耳。”


(1)古山名。(1)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相传为舜杀禹父鲧之地。《史记·夏本纪》:舜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2)在今山东省蓬莱市东南,亦传为舜殛鲧之处(见《太平寰宇记》)。(2)今山名。在江苏省东海县北,与山东省临沭县交界处。《禹贡》曾注“羽山之谷,雉县五色,山因以羽名”。郭璞《山海经注》谓此即舜殛鲧处。亦名禹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主峰羽峰,海拔269米。峰南有羽潭,称为殛鲧泉;一说羽山原指云台山,后人误认此山。胜迹有出云洞、羊石洞、三缝石等。


猜你喜欢

  • 安祖砦

    在今北京市西南。《宋史·宋琪传》:北宋端拱二年(989)将伐辽,宋琪建言:“出安祖砦,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

  • 齐昌县

    ①南齐置,为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梁初废。②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南朝陈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兴宁县。③南朝梁置,为北江州齐昌郡治

  • 小箬驿

    一作小若驿。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小箬。位于闽江北岸,路通闽清县,为戍守要地。宋《淳熙三山志》卷5驿铺:小若驿在“闽清县东北五里。祥符二年(1009)重建”。《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三山驿”条下:“(府

  • 南泉寨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南泉乡。《清一统志·沁州》 “道兴寨” 条下: 州西南 “六十里有南泉寨”。

  • 会通河

    ①即今山东运河。《元史·河渠志》 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从寿张县尹韩仲晖言,开河以通运道。南起今山东梁山县安山西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流,至临清县通御河(今卫河),全长二百五十余里,赐名会通。从此

  • 别失八刺哈思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明安传》:至元二十三年(1286),明安“至别失八剌哈思之地,与海都军战有功”。即此。

  • 碬砧山

    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1邹平县 “大峪山” 条下: 碬砧山 “峰峦尖削,状如碬砧”。

  • 九服

    指古时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方国。”九服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后泛指藩属。《宋书·武帝纪中》:“王略所宣,九服率从。”《周礼·职方》

  • 徐州路

    元至正八年 (1348) 升徐州置,属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 (1352) 降为武安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置,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降为武安州

  • 佳木斯市

    1937年伪满析桦川县置,为三江省会。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45年为合江省会。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简称佳。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下游南岸,东濒乌苏里江。东、东北邻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