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姑山
即麻姑山。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麻姑山“在宣城县(东)三十五里。高袤与敬亭山等,麻姑修道于此飙举,有仙坛、丹灶存焉。《九域志》云,亦名花姑山”。
即麻姑山。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麻姑山“在宣城县(东)三十五里。高袤与敬亭山等,麻姑修道于此飙举,有仙坛、丹灶存焉。《九域志》云,亦名花姑山”。
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南之浠水。《水经·江水注》:希水“出灊县霍山西麓。……西南流分为二水,枝津出焉。希水又南,积而为湖,谓之希湖。湖水又南流,径轪县东,而南流注于江”。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亦作藏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叶如是藏文音译,意为“右翼(部)”,其区域东至沙克,
在今四川南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69南川县: 鹿洞堡在 “县南四十里”。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廉州千户所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廉州府 (今广西合浦县)。清顺治十年 (1653) 废。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披甲驰幸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扬子桥”。村名。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古运河西岸高旻寺隔河相望。属施桥
1913年改呼玛直隶厅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2: “以呼玛河得名。” 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1916年移治古站 (今黑龙江省呼玛县)。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在黑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新唐书· 回鹘传·契苾》:“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 唐永徽四年 (653)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大和中,其种帐附于振
①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 (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东晋义熙十四年 (418) 移治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缩小到今山西西南部汾河下
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因山得名。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室韦县:巴雅思呼朗图温都尔山“蒙古语,有去皮虎高山也。县西南百八十里,即巴彦珠鲁克山最高
即今山西阳城县北町店乡。1938年6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曾在此袭击日本侵略军,称为“町店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