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祁县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
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寰宇记》卷80苏祁县:“以苏祁之夷为邑。”隋开皇初改为苏祗县。唐武德时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古县名。三国蜀汉改苏示县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越嶲郡。西晋废。南朝宋复置,齐废。北周武帝又置。隋开皇初改苏祗县。唐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
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寰宇记》卷80苏祁县:“以苏祁之夷为邑。”隋开皇初改为苏祗县。唐武德时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古县名。三国蜀汉改苏示县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越嶲郡。西晋废。南朝宋复置,齐废。北周武帝又置。隋开皇初改苏祗县。唐复为苏祁县,后地入南诏。
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泸州》:安远山,“《旧志》:耸然特出,梵刹数重。相传蜀汉诸葛亮征蛮驻此”。北宋元丰中置安远砦于此。
①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又《晋书·武帝纪》 载:泰始元年(265),武帝受禅即位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汝河“发源县南界岭,北流入于汉”。又称南汝河。洪河支流。在河南省东南部。《水经注》:“汝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源出泌阳县北,东北流到遂平县折向东
在今山东费县东南五十里。东泇水发源于此。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5作 “旗山”。
即一全坞。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注引《杜氏新书》曰:“恕遂去京师,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垒壍之固,小大家焉。”即“一全坞”。
北宋置,属海阳县。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明置驿于此。
又作中零、中櫺、中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西北。旧在江中,盘涡深险。冬日水涸,用长竿汲之可得。今江岸沙涨,泉已在沙中。其南北尚有南泠、北泠,古称三。唐刘伯刍曾谓水之宜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烂柴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岭”。
①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川“在县城南。受汀州上杭及延平大田诸溪水,合大小池历龙,至县西,会罗溪、筋溪诸水,环绕城南。至县南三里,汇为石鼓潭。又东经观音座山下,汇
①唐武德四年(621)析新兴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五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清雍正七年(1729)改永顺厅置,为永顺府治。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