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额池
一作殷格池。即今青海天峻县西北与德令哈市交界处之哈拉湖。蒙古语意为 “黑海子”。《清史稿· 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北右末旗有英额池,“池周一百五十余里,其水东南流,会于喀喇锡纳河”。
一作殷格池。即今青海天峻县西北与德令哈市交界处之哈拉湖。蒙古语意为 “黑海子”。《清史稿· 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北右末旗有英额池,“池周一百五十余里,其水东南流,会于喀喇锡纳河”。
一名捧诰山。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八部山“九峰摩空,一泉奔注,普安旧治在其下”。
①西晋改昭阳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南朝梁省入邵陵县。②东晋太宁元年(323)改邵武县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邵武市。明嘉靖《邵武府志》卷2:“郡有樵岚山,樵水出焉。治在其阳,故曰邵阳
1913年析保山、云龙两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鲁掌 (即今云南泸水县)。民国 《泸水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 “因区域全境俱在泸水东西两岸,故以泸水为名。” 时人以怒江亦名泸水,故名。1929
唐贞观元年(627)置,为全国十道之一。因在长江之南,故名。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湖北、四川长江以南一部分和贵州东北部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江南东道、江南
在今广西宜州市南。《舆地纪胜》卷122宜州:饮军池“本州《图经》云:景德四年,曹利用平贼,饮军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城南。相传北宋景德间,宜州军校陈进叛,曹利用讨败之,尝饮军于此,因名。
北周置,在今河南宜阳县南。《北齐书·段韶传》: “有柏谷城者,乃敌之绝险,石地千仞,诸将莫肯攻围韶……遂鸣鼓而攻之,城溃。”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南。北周建筑石城,恃为险守,《北齐书·段韶传》:“有柏谷城者
一名长渠。 自今湖北南漳县东引蛮河北源,东至今宜城市南会木里沟入汉江。相传为战国时秦将白起攻楚时所修。《水经·沔水注》:“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许里,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
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武平二县合置,治白砂 (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32年1月裁撤,复置上杭、武平二县。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上杭、武平两县合置,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后废。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元和志》卷5巩县:“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 因以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泰常八年(423)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成皋郡。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