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镇
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范里乡。清光绪 《卢氏县志》 卷2 《驿铺》: 东南路,“范里镇铺,三十里”。
在河南省卢氏县东南部。面积338.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范里村,人口 1910。春秋战国时,范蠡曾隐居于此,村得名范蠡。1952年后简称范里。镇以村名。1955年为范里中心乡。1958年建范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等。有农机修理、食品、建材等厂。有公路通县城。
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范里乡。清光绪 《卢氏县志》 卷2 《驿铺》: 东南路,“范里镇铺,三十里”。
在河南省卢氏县东南部。面积338.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范里村,人口 1910。春秋战国时,范蠡曾隐居于此,村得名范蠡。1952年后简称范里。镇以村名。1955年为范里中心乡。1958年建范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等。有农机修理、食品、建材等厂。有公路通县城。
在今广西南宁市东。《舆地纪胜》 卷106邕州: 望仙坡 “在州东,与罗秀山对。昔有罗秀隐于此,后升仙,遂目曰望仙坡。皇祐间,狄青、余靖、孙沔平侬贼营于上。后知州陶弼即其地建堂”。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即赤谿。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文选》卷53陆机《辩亡论》:“而巴汉舟师沿江东下,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拒东坑。”李善注:“东坑,在西陵步阐城东北,长十余里。陆抗所筑之城在东坑上,而当阐城之北,其迹并存。”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翁驿置, 属平越卫。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一里。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村。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镇远州。正统九年 (1444) 改设施秉县。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后废。
唐贞观十八年 (644) 灭焉耆后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开元七年 (719) 为安西四镇之一。贞元六年 (790) 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十八年(644年)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师宗州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师宗县。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部,东南隔清水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属曲靖市。面积 2858 平方千米。人
西晋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石首市。《旧唐书·地理志》:石首县“取县北石首山为名”。南朝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荆州(后改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1932年直属
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乌角关“在宁番卫城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