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莱芜县

莱芜县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南博山城东五十五里城子村。西晋废。《水经·淄水注》: 淄水 “东北流径莱芜谷,屈而西北流,径其县故城南。《从征记》 曰: 城在莱芜谷……旧说云: 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②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兖州。治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八十里文字城。《元和志》 卷10莱芜县: “齐灵公灭莱,莱人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元和十五年 (820) 省入乾封县。大和元年(827) 复置。北宋属袭庆府。金改属泰安州,移治今莱芜市。明洪武初属济南府,二年 (1369) 改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7年初在此发生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部之莱芜战役。1983年改设莱芜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城子村。相传春秋齐灵公灭莱,莱民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属泰山郡。晋不改。南朝宋废。(2)古旧县名。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置,治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南文字村。属兖州。后废。寻复置。北宋末属袭庆府。金移治今市。金、元、明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抗日战争期间曾分设莱芜、博莱、新甫三县。1983年撤销,改设莱芜市。


猜你喜欢

  • 丽州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缙云县(今浙江永康市北)。辖境相当今浙江永康市全部及武义、缙云二县北部地。八年(625)废。②唐六胡州之一。调露元年(679)以处突厥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

  • 驯象卫

    明洪武十九年(1386)于思明凤凰山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二十年(1387)迁治南宁府(今南宁市),二十二年(1389)又迁治今横县。后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

  • 凌家场

    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凌家镇,接自贡市界。道光 《内江县志要》 卷1: 凌家场在 “西南六十里”。

  • 南始平县

    即始平县。三国吴置,在今浙江天台县。《元和志》 卷26、《寰宇记》 卷98俱作南始平县。

  • 蓟辽总督

    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置蓟州总督,次年改为蓟辽总督,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三十三年 (1554),移驻密云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辽宁

  • 北谷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新唐书·两爨传》:贞元间,韦皋兵与两林大鬼主苴那时“大破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军于北谷”。即此。又称台登谷(《资治通鉴》)。今四川省冕宁县安宁河及其上游柯别河河谷。《蛮书·云南界内途

  • 江口砦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江口砦在司(今洪州镇)北五里。”

  • 不耐城

    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领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即此。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本西汉不而(一作不耐)县治,

  • 观音寺

    ①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永商镇(永兴场、商降场)南九莲村九莲山上。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8新津县:观音寺“在县东九莲山。宋建。康熙五年知县常九经重修”。今存毘卢、观音两大殿,为明代建筑。观音殿石刻香炉三座

  • 方石镇

    北宋置,属梁泉县。即今陕西凤县驻地双石铺镇。古镇名。即今陕西省凤县县城双石铺镇。北宋属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