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墓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二里西山之巅。蒋琬(?—246),字公琰,湖南湘乡人。三国蜀汉名臣。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书令,领益州剌史,迁大将军,带兵镇汉中,后还住涪 (今绵阳市)。《华阳国志》 卷2: “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大司马蒋琬葬此。” 《元和志》 卷33绵州: “蒋琬墓,在县西八里。”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 绵州牧李象昺、邑绅熊文华原址重建,并在墓前立 “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碑。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二里西山之巅。蒋琬(?—246),字公琰,湖南湘乡人。三国蜀汉名臣。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书令,领益州剌史,迁大将军,带兵镇汉中,后还住涪 (今绵阳市)。《华阳国志》 卷2: “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大司马蒋琬葬此。” 《元和志》 卷33绵州: “蒋琬墓,在县西八里。”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 绵州牧李象昺、邑绅熊文华原址重建,并在墓前立 “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碑。
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镇。元置拿口巡司于此。明初废。清复置巡司。民国时称拿口镇。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土城乡西南杨柳坝。《明通鉴》卷68: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普安堡”。即此。(1)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杨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160。因村旁有大片杨柳林得名。
①即今江苏无锡县东五十二里甘露镇。《新唐书·昭宗纪》:大顺二年(891),“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即此。元于此置巡司。明废。②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部北固山西侧。《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刘建
南宋临安城 (今浙江杭州市) 南门。吴越时名龙山门,北宋改利涉门。《武林旧事》 卷1 《大礼》 载: “自嘉会门至丽正门,计九里三百二十步,皆以潮沙填筑,其平如席,以便五辂往来。” 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单县:大陵山“地高耸,水不能啮。俗谓之土山。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
即木乃奚。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元史·太宗纪》:元年(1229),“印度国主、木罗夷国主来朝”。即此。
1930—1935 年建,自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引泾河水东南流,灌溉泾阳、高陵、三原等县土地,下游分流注入渭水。为近代第一座应用新技术建设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原本是战国时之郑国渠,西汉时之白渠,唐宋以后屡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二十里渭门乡 (椒园堡)。《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椒园堡在 “州北二十里。稍西曰长安堡”。
即今四川大足县之濑溪河。《元和志》卷33静南县:“赤水溪,经县南,去县九十步。”《寰宇记》卷88大足县:“在河楼湍,东临赤水。赤水溪,源从普州安岳县界来。”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峨州置,治所在武峨县 (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辖境相当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