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蓝渡桥 “元置税务于此,曰蓝渡务”。
②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五十里蓝水上。《资治通鉴》: 唐中和元年 (881),杨复光克邓州,逐黄巢将朱温 “至蓝桥而还”。即此。
集镇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部、王顺山西南麓、蓝桥河北岸。蓝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10。唐为蓝桥驿。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清代曾设蓝桥镇。主产小麦、玉米。有公路通蓝关镇。古迹有湘子洞等。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蓝渡桥 “元置税务于此,曰蓝渡务”。
②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五十里蓝水上。《资治通鉴》: 唐中和元年 (881),杨复光克邓州,逐黄巢将朱温 “至蓝桥而还”。即此。
集镇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部、王顺山西南麓、蓝桥河北岸。蓝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10。唐为蓝桥驿。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清代曾设蓝桥镇。主产小麦、玉米。有公路通蓝关镇。古迹有湘子洞等。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清《乾隆内府舆图》:沙县西南有三元街。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北红水铺。明《全辽志》卷2:红咀堡“原废,嘉靖三十三年新复”。民国《奉天通志》卷83金县:清水河“又东南径红咀城子村西,村为明红咀堡故址”。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冕山 “在余干县东五里。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遂名免山。后人以邑有冠山,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改曰冕山”。②在今四川喜德县
西晋永嘉后侨置,属梁州。两郡同治于涪县(涪城,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合称为巴西、梓潼二郡。南朝宋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绵阳市、梓潼、安县二县及德阳、江油二市部分地。西魏废帝二年(553)遂一分为二: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大鳙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三吴镇“在县东七十五里。唐乾符中,黄巢作乱,兵马使汪道安镇婺源,其子濆分戍于此。今废”。
一名七里头。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七里滩镇“旧为盗贼出没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于保康县之常平堡”。
又作沛汗、汗、钹汗、拔汗那、破洛那。汉大宛国。都城在渴塞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唐时设休循州于此。见“大宛国”。
在今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上。清咸丰、同治间普陀山僧人慧根至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五尊,回国后途经上海,留下两尊并募款在江湾建寺。光绪八年(1882)在江湾建成玉佛寺。辛亥革命后,寺废。1918年在今址重建,1
又名注江。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潦溪水”条下:四十二渡“水源出县西之乾溪,流四十里,灌田八十顷,俱西入耒阳县界,注于耒水”。
自黑龙江省龙江县(今齐齐哈尔市)至昂昂溪,与中东、洮昂二铁路衔接。长2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动工修建,次年建成。今为平齐线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