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埠镇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西埠镇。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关津》:西铺在“州西北二十里”。
在安徽省和县中部。面积94.6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埠,人口 3790。古名历湖铺,又名状元寺,清改丰乐镇,辛亥革命后以县城西部较大商埠改今名。1949年设西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十里乡一部分和范桥乡并入改置镇。为西北部丘陵区竹木集市中心。主产稻、棉花、油菜籽及杂粮等。有农具修造、水泵、磷肥、水泥预制件、粮油加工、金刚石等厂。巢南、历石公路交会于此。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西埠镇。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关津》:西铺在“州西北二十里”。
在安徽省和县中部。面积94.6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埠,人口 3790。古名历湖铺,又名状元寺,清改丰乐镇,辛亥革命后以县城西部较大商埠改今名。1949年设西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十里乡一部分和范桥乡并入改置镇。为西北部丘陵区竹木集市中心。主产稻、棉花、油菜籽及杂粮等。有农具修造、水泵、磷肥、水泥预制件、粮油加工、金刚石等厂。巢南、历石公路交会于此。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 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百里村。属安定郡。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北周废。
①东汉建武二年(26)置侯国,寻改为县,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徙治今谷熟镇南,寻还治谷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新兴府置,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峡山县 (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海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至广宁省一带,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①即今江苏吴县东斜塘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元和县记: “城东有外跨塘、斜塘等镇。”②即今浙江嘉善县北二十二里西塘镇。明正德《嘉善县志》 卷5: “以地势言则曰斜塘,以地言则曰西塘。” 《方舆纪
西汉置,为侯国,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三十五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属河南郡。东汉初废。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析南阳县北部置,属南阳府。治所在南召堡 (今河南南召县东五十六里云阳镇)。清顺治十七年 (1660) 废。雍正十二年 (1734) 复置。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
在今江西兴国县西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南康郡南康:“有上洛山。”《寰宇记》卷108虔州赣县:上洛山,“《舆地志》云,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斫杉枋,聚于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菩萨泉 “在武昌西山嵌窦中。东坡有铭”。明曹学佺 《名胜志》: “西山即樊山也。有泉曰菩萨水。晋时书 ‘滴滴泉’ 三字刻于崖顶。”
①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县。在今甘肃山丹县南二十七里。《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在卫东南。”②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南三十五里永兴村。《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永兴堡“正德十年置,嘉靖四十二年、万历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