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岭

赤岭

①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北百里,北通石台孔道。古陵阳南下黟、歙,多取道于此。《舆地纪胜》卷20徽州:赤岭“在祁门北百二十里。《祥符经》云,昔人于岭下溪为梁取鱼,鱼不得下,遂飞越岭,人复于岭上设网。鱼化为石,遇雨则赤,故名”。

②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南唐以何敬洙、祖全恩等“将兵数千会攻建州, 自崇安进屯赤岭”,即此。

③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东日月山。唐为自陇右入吐蕃必经之地。因土石皆赤,故名。《新唐书·吐蕃传》:开元时,“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阻,不如许赤岭。’乃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


(1)古山名。(1)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以何敬洙、祖全恩等“将兵数千会攻建州,自崇安进屯赤岭,闽主延政遣万人拒之,列栅水南(今崇阳溪)”。及战,为南唐所败。即此。(2)又名大赤岭。在今安徽省祁门县西。1861年太平军自安徽石埭(今石台县)进攻祁门,败清将黄惠清于此。(3)即今青海省湟源县西日月山。由红色砂岩组成,因土石皆赤得名。为本省内流流域与河湟流域分水岭,古代自中原入吐蕃的必经之路,亦由此通往西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树碑于此,定唐与吐蕃界。(2)村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部。人口 1380,汉族为主。属英州镇。清光绪年间建村,因村子后面靠岭,岭上草木稀少,岩石呈赤色,故名赤岭,村即以岭得名。海产鲳鱼、鱿鱼、墨鱼等。赤岭公路接223国道。


猜你喜欢

  • 嵩台 (臺) 山

    即石室山。在今广东肇庆市北五里。《寰宇记》卷159端州高要县: 嵩台 “在高要县北五里。《南越志》 云: 高要有石室,自生风烟,南北二门状如人,巧意者以为神仙下都,因名为嵩台。山中有石燕。北海李邕有记

  • 武原县

    西汉置,属楚国。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初废。北魏复置,属下邳郡。《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北魏将尉元 “又破 (宋将) 王穆之于武原”。东魏武定八年 (5

  • 傅河

    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傅河。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傅河 “源出县西北驼儿山。 亦曰寨河。又东南流为红河,又东南径县西五十里沈疃店为沈疃河,又东南十里为曲河,又东至县南

  • 罗罗关

    亦作倮㑩关。 明置, 属宁番卫。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乡境。《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沙陀关、罗罗关 “俱在宁番卫城东一百七十里”。《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沙沱关” 条内:

  • 若邪溪

    ①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之平水江。源出若邪山,北流至绍兴市东入浙东运河。《水经·渐江水注》: “东带若邪溪,《吴越春秋》 所谓欧冶涸而出铜,以成五剑。溪水上承嶕岘麻溪,……下注大湖。”②亦作如邪溪、若耶溪

  • 江阴城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清一统志·夔州府二》 引《元一统志》:“后周天和初置县,建德中废。”正德《夔州府志》卷7:江阴县“在(巫山)县西六十里。后周天和中置,建德中废”。

  • 古熂

    在今江西东乡县西北十里。明初置巡司于此,正德中裁。

  • 小灵河

    即今辽宁西部小凌河。《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小灵河。元改小灵河为小凌河。

  • 石鼓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清一统志·广信府》“江浒山镇”条下:又“(贵溪县金沙埠)西十里曰石鼓……俱为水陆要冲, 今皆有兵戍守”。

  • 员背屿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员贝屿,在白沙岛东约四里。西南隅有员贝村。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载:员背屿,郑氏时“居民甚众,今止零落一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