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谿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凤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敕军营更筑严围, 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赤谿“在州西北五里。即陆抗筑城围步阐处。东合大江。或谓之东坑”。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国志·吴书·陆抗传》:凤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敕军营更筑严围, 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赤谿“在州西北五里。即陆抗筑城围步阐处。东合大江。或谓之东坑”。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矿市区贾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北有贾庄。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姚安军民府: 金龟井 “在府西十里。水甚清冽,土人皆汲于此”。
1945年当地解放后由淮阴县城区析置,为苏皖边区政府驻地。治所即今淮阴市。1946年废。1948年第二次解放后设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1950年再置清江市。旧市名。苏皖边解放区设。1945年由江
北齐改武州置,治所在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后废。北齐改武州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辖境未详。后废。
即今广东紫金县东南六十里龙窝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永安县(今紫金县)东南有龙窝约。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瑚西南的们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月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的们河流域。后废。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贝尔湖东北沙拉尔吉河口。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 《武备志·兵事》。
春秋戎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左传》: 僖公十一年 (前649) 夏,“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杜注: “今伊阙北有泉亭。”
又作笙渎。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左传》:庄公九年(前685),“杀子纠于生窦”。即此。古邑名。生,又作笙或柽,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左传》鲁庄公九年(前685年):杀子纠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