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王山

越王山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西。《清一统志·绍兴府一》: 越王山 “在山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昔越王尝栖兵于此。今其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

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北屏山。《寰宇记》 卷100福州闽县: 越王山 “在州北二百五步,即越王无诸旧城也”。《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越王山 “在府城北,半蟠城外,东联冶山,一名屏山,以形若屏扆也。亦曰平山,又名泉山,以山有天泉池也。闽越王都冶山前麓,故曰越王山。其东南麓,唐时有左衙、宣毅、广节诸营,故亦名将军山”。《汉书· 朱买臣传》: “故东越王居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此。

③在福建长乐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越王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山高耸,周回三十里。相传越王无疆 (诸) 之后居此,因名”。

④一名粤山。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城环其上。《舆地纪胜》 卷129建宁府古迹: 越王台 “在浦城县东,《旧经》 云: 越王于此为烽候之所”。

⑤即越秀山。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越秀山 “在府治北。一名越王山”。


古山名。(1)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北屏山。《太平寰宇记》福州闽县:越王山“在州北二百五步,即越王无诸旧土城也”。《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越王山“在府城北,半蟠城外,东联冶山,一名屏山,以形若屏扆也。亦曰平山,又名泉山,以山有天泉池也。闽越王都冶山前麓,故曰越王山。其东南麓,唐时有左衙、宣毅、广节诸营,故亦名将军山”。《汉书·朱买臣传》:“故东越王居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此。(2)在今江西省武宁县东南。相传春秋时越王伐楚屯兵于此。(3)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昔越王勾践栖兵于此。其上有走马冈、伏兵路、洗马池、支更楼故址等。


猜你喜欢

  • 罗卜岭冈

    即今西藏拉萨市西郊罗布林卜。滨临拉萨河。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公元1755年七世达赖始建,后屡经扩建,分为宫区、宫前区、森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为达赖喇嘛的夏宫。《清季筹藏奏牍》 第2册 《安成奏牍》: “窃

  • 嵩岭

    又作长岭、天门岭。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敦化县: 嵩岭 “俗名张广才岭,嘉庆年间改今名。在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即吉林东之长岭也。南接英 (额)

  • 高邮卫

    明洪武中千户所置,属南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清康熙十七年 (1678)废。

  • 兴隆寺

    又称南大庙。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之西南。旧址为唐渤海国时期寺庙,渤海政权灭亡后,寺毁,但大石佛犹存,故称石佛寺。清康熙初重建,称为兴隆寺。咸丰十一年再次重建。有院落三重,规模宏敞。今存马殿、关帝

  • 蔓神寨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凤仪境。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 古州站

    明改元古州置,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一说在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东京城)。

  • 市桥

    ①在今河北邯郸市内。《清一统志·广平府二》:市桥“在邯郸县西门外。相传战国时赵王建,下有铁牛、铁柱,商旅辏集于上”。②即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清移沙湾巡司驻此。1945年后为番禺县治。③在今广东东莞

  • 幽陵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拔野古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在仆骨东,邻靺鞨,当今蒙古国东方省一带。公元8世纪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拔野古部置,属燕然都护府。约在今俄罗

  • 诸翟镇

    原名白鹤村。又名紫堤村。即今上海市闵行区西北二十六里诸翟镇。昔有诸、翟二姓居此,故名。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 置巡司于此。

  • 爰戚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史记·曹相国世家》: 秦二世二年 (前208),“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又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载: 周勃 “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