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堰
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山阴县: “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凿山以畜泄水利。”
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山阴县: “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凿山以畜泄水利。”
1947年改梅菉管理局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改为吴川县。旧县名。1947年由梅菉管理局升县并改名,治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1953年撤销,并入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疏勒州。治所在喀什噶尔回城 (今新疆喀什市)。二十八年 (1902)属疏勒府。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5年徙治托库扎克巴
即白马山。在今山西盂县东北。《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帝“幸白司马阪以观之’,即此。即“白马山(1)(2)”。
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阳加乡。《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客铺市”条下:阳隔洲市“在(常宁)县东六十里”。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 “游水北入海。” 《水经·淮水》: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郦道元注: “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径朐山西……游水东北入海。
①在今山东枣庄市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 高山 “在滕县东六十里。上有赵盾祠遗址”。②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③在今湖南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高山在“县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平昌山“在县东十五里。与孟山前后相叠,形如昌字。孙吴以此名县”。
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正义》引 《括地志》: “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 即此。②即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釜山。《新定九域志
唐垂拱二年 (686) 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元和志》 卷31犀浦县: “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厌怪,因取其事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属蜀郡,至德二年(757
西魏置,属唐州。治所在戟城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后废。西魏置,治戟城县(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属嶷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部。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