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岭
在今浙江淳安县东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县境“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岭“山高溪迅,悬岩绝壁,无路可通,旧惟水道往来,成化间凿为坦道”。
在今浙江淳安县东南。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县境“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岭“山高溪迅,悬岩绝壁,无路可通,旧惟水道往来,成化间凿为坦道”。
即库山。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新唐书·江夏王道宗传》: 贞观九年 (635),讨吐谷浑,“贼闻兵且至,走嶂山数千里,诸将欲止,独道宗请穷追……吐谷浑拒险殊死斗
①东晋改平夷县置,为平蛮郡治。治所在今贵州毕节市境。南朝梁末废。②唐武德三年(620)置,为羁縻充州治。治所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后废。古县名。(1)东晋以平夷县改名,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境。为平蛮郡治。南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象州。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二十里旧县村。明宣德六年(1431) 改为武宣县,移治今武宣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桂林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南旧县。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郑县置,为汉中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东。隋开皇三年(583)复名南郑县。古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由南郑县改名,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为汉中郡治。隋开皇初复名南郑县。
即戟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续汉书 · 郡国志》: 齐国 “西安有棘里亭”。《左传·昭公十年》: 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即此。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鹿峒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县治 (今明城镇),罗列如屏。赵佗尝获白鹿于此,名白鹿台”。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为拒马河支流。《水经·巨马水注》:涞水“径楼亭北,左属白涧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积雪,故以物色受名。其水又东北流,谓之石槽水,伏流地下,溢则通津委注,谓之白涧口”。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民国《西平县志》卷4《市镇》:“师灵镇,城西四十里。”在河南省西平县西北部。面积62.8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师灵,人口 1100。汉、三国魏、晋和唐曾为
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唐樊绰《云南志》卷1:“从巂州俄准岭七十里至菁口驿,三十里去芘驿,六十里至会川城。”
在今贵州施秉县西。《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镇远县:平宁陂在“府西六十三里。居民引水溉田,四时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