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山
亦名云山、营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察。《元史·宪宗纪》:“乙酉,帝次运山。”即此。
亦名云山、营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察。《元史·宪宗纪》:“乙酉,帝次运山。”即此。
①唐开元四年 (716) 改蒲城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天祐三年 (906) 改属同州。五代唐还属雍州。后周属京兆府。北宋初属同州,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
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清李德贻《北草地旅行记》:东盐池“四十里七角井。此为南北二路会合之总口。居民较多,约七八十家”。1929年置七角井设治局。
北宋置,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
唐渤海国置,属桓州。治所在今朝鲜慈江道江界。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江界附近。辽废。
在今青海达日县西。《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思本曰: 自浑水东北流二百余里,与怀里火秃河合。怀里火秃河源自南山,水正北偏西流八百余里,与黄河合,又东北流一百余里,过郎麻哈地。”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宣统《新疆图志》卷80吐鲁番厅:库木什阿哈玛驿,“驿以山名。回语库木什,银也。阿哈玛,积而不散之谓,即唐书所谓银山碛也”。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岩帅镇。1937年于此置沧源设治局。1938年迁治今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1945年迁治今县东北勐省镇。1950年迁回岩帅镇。1951年改设沧源县。1952年沧源县迁治今
又作䍧柯或牂牁。 隋开皇初置, 为牂柯郡治。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唐武德二年 (619)改为建安县。古县名。牂,又作䍧。隋置,治今贵州省瓮安县境。唐永徽后废。隋、唐时曾先
西魏文帝大统十四年 (548) 置,治所在新平郡 (今陕西彬县)。以北别有豳,故此为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永寿、长武、旬邑等县地。废帝三年 (554) 废北豳州,遂称此为豳州。(1)北魏置,治今陕西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唐置合江守捉于此。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唐置为合江守捉,属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