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县
1918年升通辽镇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析置通辽市。1958年撤销,并入通辽市。据《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因地处西辽河沿岸,故称通辽。
旧县名。1918年由辽源县(今双辽市)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958年并入通辽市,1964年复置。1986年撤销,并入通辽市。
1918年升通辽镇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析置通辽市。1958年撤销,并入通辽市。据《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因地处西辽河沿岸,故称通辽。
旧县名。1918年由辽源县(今双辽市)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958年并入通辽市,1964年复置。1986年撤销,并入通辽市。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明灵州置,属新平府。治所在丹裔县 (今越南平治天省永灵县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永灵等县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入安南。
即今河南临颍县东三家店乡。民国《重修临颍县志》卷2 《市廛》:“三家店,去县东三十里,为华、颍接境之界,中设官廨。”
即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七十六里榜罗镇。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俄界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后,率领由红一、三军团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北上,迅速突破腊子口天险,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党中央根据陕北红军和陕北
即今红河流经云南建水、石屏两县境的一段。《明一统志》 卷86临安府: 礼社江 “在府城西。流经城南入纳楼茶甸界,为禄丰江”。
北宋置,属江油县。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
明洪武四年(1371)改龙潭长官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施州卫。后改属散毛宣抚司。清初改为龙潭土司。明洪武四年(1371
即今山东淄博市(张店)东辛店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淄西南有辛店铺。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曹村。后改灵平埽。《宋史·河渠志二》: “元丰元年四月丙寅,决口塞,诏改曹村埽曰灵平。”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元和志》 卷32真州: “在合江镇西一百二十四里。其地本名真符,天宝三年,节度使章仇兼琼以其地险阻,又当西山要路,奏置真符营,控押一州,仍置兵于其处。” 后置昭德郡于此。
明置,在今广西扶绥县城西。《方舆纪要》卷110新宁州: 凌山驿 “在州西。旧在宣化县西五十里。万历三年改属州,移于州治南,复徙治于西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