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清一统志 ·赵州》: 天台寨 “在临城县西北,……其西又有青龙寨”。
1930年析乐都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古鄯堡(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1931年移治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川口镇)。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旧县名。1930年析乐都县置。原治上
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东胜卫:“北有赤儿山。西有黄河。”
①即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新唐书·地理志》作“丹杨”。②即丹阳县。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杨镇。《晋书·地理志》 作丹杨郡、丹杨县。并云:“丹杨山多赤柳,在西也。”《宋书·州郡志》 亦作“丹杨令,
即西陵铁路。为京汉铁路新易支线。由今河北高碑店市至易县梁各庄。因高碑店原为新城县驻地,故名。
即乃延城。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为元产珠地和站赤之一。元 《经世大典》: “通政院钦奉圣旨,咸平府至聂延立十五站。” 即此。即“乃颜城”。
又作芘苏。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境。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属河阳郡。东晋成帝时为西河郡治。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武帝时置,治今云南省
亦作阿的勒、也只里河。即今俄罗斯之伏尔加河。《元朝秘史》卷11:“命速别额台勇士征迤北康邻等十一部落, 渡亦的勒、扎牙黑二水。”
①博亦作 “傅” 或 “敷”。此为何山,位于何地? 各家说法不一。《尚书》 伪孔传及 《史记集解》 均认为 “敷浅原,一名博阳山”。《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阳山、傅阳川在南,古文以为敷浅
清乾隆三年 (1738) 设,即今贵州凤冈县东南峰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