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村镇

郑村镇

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三十二里郑家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任邱县图: 东南有邵 (郑)家庄。


(1)在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郑村,人口 1410。1949年属沁水县第五区。1953年设郑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矿产有煤。为沁郑公路终点,有公路接沁辉、晋韩公路。(2)在安徽省歙县西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郑村,人口 1270。1952年设郑村乡。1958年属岩寺公社,1961年析置郑村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地处徽州盆地。产稻、小麦、芝麻、油菜籽、荸荠、西瓜。有轮胎翻修、化工、仪表等厂和茶林场。有公路南接慈张公路。为歙县西乡古镇之一,名胜古迹有贞白里坊、万历石坊、忠烈祠坊、苏雪痕宅和国画家黄宾虹、汪采白故里。


猜你喜欢

  • 柤中

    地区名。一作沮中。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蛮河流域。《三国志· 吴书 · 朱然传》: 赤乌五年(242),“征柤中”。裴注引 《襄阳记》 曰: “柤音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阳一百五十里。魏时夷王梅敷兄

  • 黄帽山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后。清嘉庆 《峨眉县志》 卷1: 黄帽山在 “县西南三十里”。

  • 辟 (闢) 展大山

    即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皮羌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胡什齐 “东抵辟展大山与乌什厅西鄙接”。

  • 舂陵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昌州置,治所在枣阳县 (今湖北枣阳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唐武德三年 (620) 改为昌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昌州置,治枣阳县(即今湖北枣阳市)。辖境

  • 秀水甸子

    即今吉林榆树市西南秀水镇。《清史稿·地理志》 榆树直隶厅:“登伊勒哲库即秀水甸子。”

  • 上鄍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公会晋师于上鄍。”即此。

  • 禽昌县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改禽昌郡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北周移治今临汾市东南。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襄陵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以禽昌郡改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为

  • 谷丘县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安平县西南南王庄乡(角丘)。东汉废。

  • 那拖市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又有那拖巡检司,治那拖市。”

  • 妈祖庙

    又名朝天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有闽人傅姓自福建迁台,带同湄洲朝天阁的妈祖神像在北港建庙奉祀。乾隆十六年(1751)大修神殿、拜亭、畔室等,其后多次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地震被毁,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