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郡
楚、汉之际称东海郡为郯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为东海郡。东魏武定八年(550) 复为郯郡,属东徐州。隋开皇初废。
楚汉之际改东海郡置,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旧。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复改郯郡。隋开皇初废。
楚、汉之际称东海郡为郯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为东海郡。东魏武定八年(550) 复为郯郡,属东徐州。隋开皇初废。
楚汉之际改东海郡置,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旧。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复改郯郡。隋开皇初废。
唐武德二年 (619) 置秦州总管府,治所在上邽县 (今甘肃天水市)。领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州。辖境相当今甘肃境内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州市以南地区。七年(624) 改为秦州
南朝梁改阳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隋属沅陵郡。唐改龙标县。五代时废。
春秋国名。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左传》: 桓公十二年 (前700),“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又桓公十三年 (前699),“楚屈瑕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杜注:“罗,熊姓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百三十里鲁布革镇。清有把总驻防。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麻川西岸。原为太平县治,1963年移往甘棠镇。有仙源桥。《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仙源桥“在太平县南,旧名富溪。宋绍兴间建,本朝正统初重修”。(1)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
在今山西陵川县城西四十里平川村。原在宋家川,唐贞观年间 (627—649) 奉敕建造。北宋天圣年间迁此重建。金至清代屡加修葺。寺宇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 (即天王殿)、中殿、后殿、左右配殿及两厢廊庑。中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练浦塘在府南二十五里,与横塘、长水塘相通。相传春秋时吴王练兵处也。”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沙寨”条:“县东五里有白沙岭,为水陆要害。”即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白沙岭。宋、元时置巡检司于此。
①在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岸。明《辽东志》卷1:大孤山在“(盖州卫)城东二百六十二里”。山插地突起,石骨嶙峋。上有天后宫,圣水宫。②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大孤山镇。民国《东北年鉴》鞍山铁矿:大孤山在“
即多云县。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68作“多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