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鄂尔多斯部

鄂尔多斯部

明、清蒙古诸部之一。明成化间(1465—1487),一些蒙古部落入居河套,达延汗置为右翼三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万户,称 “鄂尔多斯者,为汗守御八白室之人” (传成吉思汗死后于其地建陵,立白屋八间)。即以蒙古语Ordos (汗之宫帐) 为名,明译阿尔秃斯或袄儿都司。正德四年 (1509),达延汗平定鄂尔多斯酋领叛乱之后,封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 (亲王),驻镇其地。巴尔斯博罗特长子衮必里克袭封济农,领鄂尔多斯万户,乃尽封诸子于其境,形成多个小领主。其后济农势衰,受制于土默特部顺义王,明末又被察哈尔林丹汗役属。崇祯七年 (1634) 林丹汗败亡后,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及诸台吉率部归附后金,获准仍驻牧故地。清顺治六年 (1649) 分编鄂尔多斯部为六旗,曰左翼中旗 (又称郡王旗)、左翼前旗 (又称准格尔旗)、左翼后旗 (又称达拉特旗)、右翼中旗 (又称鄂托克旗)、右翼前旗 (又称乌审旗)、右翼后旗 (又称杭锦旗); 乾隆元年 (1736) 增置一旗,曰右翼前末旗 (又称扎萨克旗)。七旗并属伊克昭盟。1958年扎萨克旗与郡王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


猜你喜欢

  • 柳城县

    ①西汉置,属辽西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十二台营子。十六国前燕改柳城为龙城县,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废。②隋开皇元年 (581) 置,属陈州。治所在今河南西

  • 大潭县

    北宋乾德元年(963)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礼县西南八十里太塘乡。熙宁六年(1073)改属岷州。后废。古县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合良恭、大潭两镇置,治今甘肃省礼县南太塘。属秦州。熙宁中属岷州。

  • 嵩盟部

    宋大理改长州置,属善阐府。在沙礼卧城(即今云南嵩明县)。《元史·地理志》 嵩明州: “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盟会处也。” 《元混一方舆胜览》: “乃诸

  • 阎精堡

    一名阔精堡。北宋熙宁八年 (1075) 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十五里。金废。

  • 下作革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清雍正元年(1723)置下作革寨土百户。

  • 岐亭河

    即今湖北东北举水。《寰宇记》卷131黄州麻城县:岐亭河“在县西北八十里。唐武德三年于县置亭州,取此为名”。

  • 僧格喀巴普山

    亦作僧格喀巴布冈里。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东北。狮泉河源于此,下流入克什米尔境称印度河。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藏) 语,僧格,狮子也。山形似狮子,口有泉流出,故名。”

  • 顾家桥集

    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北顾桥乡。清光绪《凤台县志》 卷1: 顾家桥 “距县五十里”。

  • 水烟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后废。

  • 尼雅河

    在今新疆民丰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7:尼雅河“二源:一源出侠马山,一源出恰哈提山,合而北流曰乌鲁克沙依河。又北流迳苏拉瓦克西,又北流经英尔瓦提西,又北流经尼雅为尼雅河,东分三渠。又北流有他位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