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鄚州镇

鄚州镇

即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唐鄚州治,故名。


在河北省任丘市北部。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鄚州,人口6490。鄚为古邑名。西汉置鄚县。唐景云二年(711年)置鄚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莫”。明洪武七年(1374年)莫州省入任丘县。1945年设鄚州市,1950年撤市改区。1952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乡,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西靠白洋淀,盛产芦苇、鱼虾。苇编业发达。有玻璃、电镀、玛钢、制砖等厂。106国道、津保南线公路经此。有鄚州古城遗址、颛顼城遗址。为战国名医扁鹊故里。


猜你喜欢

  • 关口山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关口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两峰错峙,若门扃然。一名狮象山。其中径隘溪深,崖坪相望,岩洞奇胜,泉壑纵横”。

  • 洪岭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 洪岭在 “县北十五里。岭高峻,北趋府城为必由之道”。

  • 三受降城

    唐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防突厥。《元和志》卷4:“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六月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

  • 乌里雅苏台城

    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乾隆十九年(1754)为统辖外蒙古各部的定边左副将军驻所。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乌里雅苏台)。统辖喀尔喀四部、科布多诸部、唐努乌梁海部官兵,并会同库伦办事大臣管

  • 秣陵关

    明置,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太平天囯时,为天京南路要隘。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一日,曾国荃率湘军进攻秣陵关,太平军守备未严,清军掩至,守关军举关降,即此。

  • 赶牛河

    在今江苏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

  • 枋口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五龙口镇附近。亦名枋口堰水。《方舆杨要》 卷49济源县: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口为门故名枋口。…… 《胜览》 云: 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

  • 斛僰和山

    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明史·地理志》盐井卫: “西有斛僰和山,产金。” 《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斛僰和山 “在盐源县西。…… 《旧志》: 山在盐井卫西三十里”。

  • 安静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弘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至德元年(756)改为保静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弘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至德元载(756年)

  • 顺德军

    五代方镇。后晋改成德军置。治所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县)。后汉复名成德军。五代方镇名。五代晋时改成德军置,治镇州(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石家庄、正定等市县地。汉复改成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