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
金为通京师漕运而凿,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北麓引永定河入潞水 (北运河)。《金史· 河渠志》: 大定十一年 (1171),“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峻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元至正二年 (1342)重浚金口河。《元史·河渠志》: 金口河 “起闸放金口水,流湍势急,沙泥壅塞,船不可行。……又费用不赀,卒以无功”。今北京市西郊石景山以东、八宝山以北的旱河,讹称金钩河,即为金口河之上游。东流经今正阳门以东水关,转而南下,经天坛北三里河东南行,出左安门经十里河至高丽庄合潮白河,接引海漕。
古漕河名。金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为解决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漕运水源,于卢沟河(即今永定河)东金口(今石景山北)引水循曹魏车箱渠旧迹,至中都城北入濠,东通闸河至通州北入潞水(即今白河)。渠成后,因水流湍急,不能胜舟而罢。蒙古至元初,曾用以运输西山木石,供大都(即今北京城)修筑宫城。后因水势太大,怕危及大都,将金口堵闭。元至正二年(1342年)重开金口河,自金口至通州南合潞水,以备大都漕运。然亦因水流湍急,沙泥壅塞,船不可行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