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山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寰宇记》卷100福州:长乐山“在州东六里。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因名白马山。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
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明一统志》卷71潼川州:长乐山“在遂宁县西。形如蟠龙,顶平如砥”。
③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罗山。《元和志》卷4灵州回乐县: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洛山,以山下有铎洛泉水,故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寰宇记》卷36废鸣沙县:长乐山,“按《十道记》云: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近长乐山”。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寰宇记》卷100福州:长乐山“在州东六里。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因名白马山。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
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明一统志》卷71潼川州:长乐山“在遂宁县西。形如蟠龙,顶平如砥”。
③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罗山。《元和志》卷4灵州回乐县: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洛山,以山下有铎洛泉水,故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寰宇记》卷36废鸣沙县:长乐山,“按《十道记》云: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近长乐山”。
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二十四里。1964年秋在村西南二里的漫坡土岗上发现古遗址。1972年开始发掘。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内含有仰韶文化中、晚期,仰韶文化过渡期,龙山文化早晚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 与花莲县交界处。中央山脉北段高峰。海拔3559米。为浊水溪上源䓫莱溪与花莲溪支流木瓜溪上源分水岭。 䓫莱, 泰雅语原义为 “覆雪山头”。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吴王村。旧属临晋县,明置巡司于此。
俗称盐札萨克旗。即和硕特北左末旗。在今青海乌兰县北。后迁乌兰县东南。
元代西藏地名。《汉藏史集》 (藏文版) 载:元朝设宣政院,在乌思 (即前藏) 置驿站七个,索克为其中之一,在今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境。见“索县(2)”。
唐乾封三年 (668) 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洛东乡大曹村。元和十三年 (818)改为洛曹县。古县名。唐乾封三年(66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属柳州。元和十三年(818年)
十六国之一。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 (今山西离石县北) 称汉王,308年称帝,309年迁都平阳 (今山西临汾市西南)。310年刘聪即位,316年灭西晋。三年后刘渊侄刘曜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即殽黾。战国属秦。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战国策·秦策二》: 苏秦说秦王,甘茂“自殽塞、溪谷,地形险易,尽知之”。战国属秦。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战国策·秦策二》:“自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
在今广东新丰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长宁县: 岳城山 “峭壁四周,若城垣然”。
辽太平十年 (1030) 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县衙在上京南城西门之北。金废。古县名。辽太平十年(1030年)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