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州
元元贞元年(1295)改长兴县置,属湖州路。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长安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名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长兴县置,治今浙江省长兴县。属湖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名长安州。二十二年仍为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长兴县。
元元贞元年(1295)改长兴县置,属湖州路。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长安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名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长兴县置,治今浙江省长兴县。属湖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名长安州。二十二年仍为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长兴县。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盆苏克灵城 “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二十三里”。又作彭错岭、喷磋克凌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彭错林乡。
1926年析南昌县城区置,属江西省。治所即今江西南昌市。1932年废。1935年复置。在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北临鄱阳湖。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7402 平方千米(市辖区617平方千米)。人口450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扶州置,治所在信义县 (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寰宇记》 卷163窦州: “以罗窦洞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怀德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窦州。辖境相当
北宋置,属丽水县。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二十四里平原乡驻地九龙村。(1)古镇名。即今浙江省丽水市西南九龙。北宋属丽水县。(2)今镇名。(1)在河北省涞水县北部。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
明洪武初改归顺州置,属镇安府。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十里旧州村。弘治九年(1496)复置归顺州。
即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额默勒河”条下:平库河“在(黑龙江)城西北一千二百里。俱出兴安岭,北流入黑龙江”。
又名万佛峡。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一百五十里踏实乡境内榆林河谷两岸。始建于北魏,其后历代都有兴建。现存石窟四十一个,东岸三十个,西岸十一个。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
即绰尔罗斯南右翼首旗。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察汗城、日月山中间地带。
唐置,属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和田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于阗“南六百里有胡弩镇”。古镇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唐时位于于阗南六百里。《新唐书·地理志》:于阗南六百里
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41 垣曲县: 锯齿山 “以山峰错列而名”。②又作钜齿山。古名居止山。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七十里牙山。《清一统志·登州府》: 钜齿山“山峰断续,如钜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