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治县

长治县

明嘉靖八年(1529)置,为潞安府治。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韩店镇(即今长治县)。


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属长治市。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韩店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上党县(治今长治市),为上党郡治。唐为潞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上党县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年)复置,改名长治县,为潞安府治。据《郡县释名》山西卷下载,取“久安长治”之意得名。清因袭。1914年属冀宁道,设潞泽辽沁镇守使署。1916年改营务处,属山西省军政府。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山西省长治专区。1954年与潞城县并为潞安县,属长治市。1958年并入长治市。1962年复置长治县。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1972年迁治韩店镇。1985年属长治市。地处上党盆地东南部边缘。淘清河、黑水河、荫城河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谷子、大豆为主。盛产潞麻、党参。矿产有煤、铁、铜、铝土、硫黄、石灰石、石英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等。太焦铁路、207国道、长陵公路穿越县境。名胜古迹有正觉寺、玉皇观、唐塔和八义瓷窑遗址等。


猜你喜欢

  • 白莲驿

    明初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

  • 浔阳道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

  • 蒗荡渠

    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荥阳县: “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水经· 河水》: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故道自

  • 兰笋山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二十五里佘山。《清一统志·松江府一》:兰笋山“产笋香如兰,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南巡,赐名兰笋”。

  • ?穰堡

    北宋熙宁八年 (1075) 改��穰镇为堡, 属秦州。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十五里。金复改为镇。

  • 慈峪镇

    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慈峪镇。清有巡司驻此。在河北省灵寿县中东部。面积92.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慈峪,人口7070。为县东重镇,有农贸市场。原名慈谷,古为县西重镇,有“燕南雄镇”之称,后

  • 勐 (猛) 遮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乡。明、清为版纳勐遮驻地。清雍正时设土千总。1927年为五福县治。1934年为南峤县治。傣语 “勐”为平坝,“遮” 为浸泡,意即被水浸泡过的平坝中的街子。

  • 鹿门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三十五里。《史记·赵世家》: 赵肃侯十六年 (前334),“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正义》: “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史记

  • 宜昌市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宜昌县城区及近郊析置,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简称宜。在湖北省西南部,南邻湖南省。面积 21038 平方千米(市辖区 4248 平方千米)。人口396.8万(市辖区120.9万)

  • 紫荆山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 紫荆山 “下临洋河,麓有立石,状如妇人”。即此。② 一名紫金山。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南约六十里紫金山。《方舆纪要》 卷44 马邑县: “紫荆山在县南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