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关
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明史·地理志》凤阳县:“西北有长淮关,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方舆纪要》卷21凤阳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团州,长淮卫置于此。”
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明史·地理志》凤阳县:“西北有长淮关,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方舆纪要》卷21凤阳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团州,长淮卫置于此。”
又作渠珠川。在今甘肃岷县一带平川。先为羌人所据,后入西魏,并置岷州。《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宝元年 (550),西魏凉州刺史史宁击僚甘,“置岷州于渠株川”。
亦作维山。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淮山,淮水所出,东至中庐入沔。”
亦曰谷亭。即今山东鱼台县治。《水经·泗水注》:菏水“东与泗水合于湖陵县西六十里谷庭城下”,即此。后讹为谷亭。《清一统志·济宁州》:谷亭镇“旧置谷亭闸及河桥水驿、谷亭递运所。北至济宁、南至沛县俱九十里,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北出,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也。” 《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度支步 “在新建县西北…… 《县志》,度支步在县西北五里”。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二十里佗城镇。《汉书·地理志》 南海郡龙州县,颜师古注:“裴氏《广州记》云,本博罗县之东乡也,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初
唐方镇名。即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行别营乡。清乾隆《河间县志》卷1:行别营“至城三十里”。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沙锅屯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锦县图:西北有沙锅屯。产煤。清末开采。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通州置,治所在石门县 (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是年州废。唐贞观八年(634年)以南通州改名,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
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淮南子·墜形训》: “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