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渠

阳渠

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四周。传说周公所凿。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以通漕运。《水经·谷水注》:“《洛阳记》曰:千金堰,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北魏后废。隋大业初另修通济渠以代之。


相传周公所开。本环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白马寺东)四周。东汉初,王梁、张纯又自今洛阳市附近引谷、洛水东流,过汉魏洛阳城,东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今洛河),以便漕运。其后屡经修治,北魏后废,隋乃另修通济渠代之。


猜你喜欢

  • 雅布泉

    一作雅卜藏驿。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 82疏勒府: 雅卜藏驿“一作雅布泉,有街市,为疏勒三市镇之一”。

  • 小黑山堡

    清置,即今辽宁黑山县(黑山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小黑山堡“在广宁县东六十里。今设站于此。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骁骑校驻防”。

  • 隐静山

    又名五华山、五峰山。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十五里。以山腰建有隐静寺得名。传为南朝梁杯渡禅师栖隐地。唐李白有 《送道隐禅师还隐静寺》 诗。《元丰九域志》 卷6繁昌县有隐静山。《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 隐静

  • 千秋坝

    又名千秋涧。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千秋涧“在历阳县西北一十七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千秋涧“亦曰千秋坝。明初,耿再成袭和阳,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坝”。

  • 山只昆部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又作珊竹、撒勒只兀惕)部,是蒙古分部之一,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辉河、伊敏河流域。

  • 松石坪

    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南四十里来苏镇附近。《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松石 “永川来苏镇相近有松花石,石质而松理,横松树间。或二三尺许,大可合抱,然不过相望数山有之,俗名为雷烧松。或云: 杜诗所谓万年松化

  • 北海郡

    ①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市县地。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昌乐县西十里)。汉末孔融任北海国相,人称孔北

  • 延特勒泊

    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新唐书·地理志下》:“回鹘有延姪伽水,一曰延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

  • 白马口

    ①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战国时黄河津渡处。《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说燕王曰:“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即此。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北对隐矶,二矶之间

  • 石漠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王子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一带。《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太祖拓拔珪“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造石亭,遂之石漠”。即此。《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石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