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邑镇
即今河北武安县西六十里阳邑镇。隋为阳邑县治。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邑,人口 6870。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邑县于此,以处南洺河北岸得名。大业初废为镇。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煤窑及砖瓦、选矿、食品加工等厂。为市西农贸中心。邯长铁路、309国道及武列公路经此。古迹有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
即今河北武安县西六十里阳邑镇。隋为阳邑县治。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邑,人口 6870。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邑县于此,以处南洺河北岸得名。大业初废为镇。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煤窑及砖瓦、选矿、食品加工等厂。为市西农贸中心。邯长铁路、309国道及武列公路经此。古迹有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
在今陕西志丹县东。《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艾蒿岭“在县东六十里。即子午岭之异名也。绵亘于延、庆两郡间,几数百里云”。
从今山西运城市至茅津渡 (今平陆县南)。为同蒲铁路支线。抗日战争前建成。
明洪武四年(1371)降戎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万历四年(1576)改为兴文县。古县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戎州置,治今四川省兴文县。属叙州府。万历二年(1574年)改名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泗州盱眙县: “有直河,太极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 《寰宇记》 卷16泗州盱眙县: “新开直河在县城西北六十步县郭内。其淮河决开至黄土冈。
亦名大肚川。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清宣统元年(1909)曾于此置珲南直隶厅。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为江油郡及龙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北旧州。隋开皇三年(583)为龙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平武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龙门郡治,不久改为西龙门郡治,贞观元
在今浙江诸暨市北。《元和志》卷26越州诸暨县:乌带山“在县北五十里,出紫石英”。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左江流域。后废。
唐置,属积利州。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新唐书·高丽传》: 贞观二十一年 (647),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进达等,自莱州渡海,“取石城,进攻积利城”。即此。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唐贞观二十一年
清名安慈镇。即今吉林东辽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安西县:“县属抱手堆子距县市二十五里。一名安慈镇。……物产惟大豆最多。”1987年东辽县由辽源市迁于此。(1)在吉林省东辽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