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体八升山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河上游纳伦以南。《元史·耶律希亮传》:“时希亮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即此。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河上游纳伦以南。《元史·耶律希亮传》:“时希亮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即此。
亦名铜柱滩。在今湖南新邵县西北二十里资水中。《方舆纪要》 卷81宝庆府邵阳县: 茱萸滩在“府北四十里。澬江水势险恶,昔人置铜柱于岸侧,以固牵挽,俗谓五十三滩、四十八滩,此其首也。亦名三百里滩。……明初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元史·木华黎传》:元太祖时,“进攻北京,金守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花道逆战,败之,斩首八万余级”。即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古山林附近。《元史·木华黎传》:成吉思汗十年(121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古城名。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 “宁津故城” 条下: 空城 “在县东四十里。城周五里。相传汉光武所筑”。
辽置,属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金废。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南。《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合灵溪水,水无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会有灵溪戍,背阿面江,西带灵溪,故戍得其名矣。”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玄州。治所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贞观初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以临泃邑置,治今河北省三河市东。属玄州。贞观初省。
1914年由原喀什噶尔道袭置,属新疆省。治疏勒县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喀什、和田两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巴音敦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1915年,且末县划归阿克苏道。1920年,和阗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周密《武林旧事》卷5:西陵桥“又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