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陇西县

陇西县

①隋开皇十年(590)改武阳县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唐末没于吐蕃。

②北宋元祐五年(1090)升古渭砦置,为巩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陇西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陇西县“县在陇山之西,故云陇西”。元为巩昌路治。明为巩昌府治。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中部、渭河上游。属定西市。面积 2408 平方千米。人口49.2万。辖13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巩昌镇。西汉置襄武县,治今县东,属陇西郡。东汉永初五年(111年)为陇西郡治。北魏末置渭州于此。隋改䝠道为武阳县,旋改为陇西县,属渭州。以县在陇山之西得名。唐宝应二年(763年)地入吐蕃。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祐五年(1090年)升古渭寨为陇西县,为巩州治。明、清为巩昌府治。1913年废府存县,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岷县专区,1950年属天水专区。1956年属定西专区,1969年属定西地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腹地,渭河、祖厉河分水岭以南。渭河流贯中部。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籽、大麻、党参等。工业以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为主。陇西腊肉为地方传统风味食品。陇海铁路和316国道、会陇、马陇公路经县境。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暖泉山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梁家坪齐家文化遗址和西河滩周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及明威远楼等。


猜你喜欢

  • 宜春水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 哈达门

    ①元大都城十一门之一。本名文明门,俗称哈达门。《日下旧闻考》 卷45引元 《析津志》: 文明门 “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崇文门。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哈达门

  • 辋川镇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辋川镇。《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辋川镇在 “县东北十里。阻山负海,民居繁密。嘉靖三十七年,县屡被倭患,因议城之。四十一年,城始就,周四里,与县城相犄角”。在福建省惠安县东北部,

  • 汤沟镇

    ①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灌南县西北汤沟镇。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汤沟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乡镇图》:东有汤家沟。(1)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210.7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

  • 马村堡

    即今河南清丰县东北二十六里马村乡。《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主簿寨堡”条下:“县东北二十里有马村堡。皆有小城,周一里有奇,可以守御。”

  • 姚市镇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北五十里姚市镇 (姚市场),接潼南、遂宁界。清道光 《安岳县志》 卷11:嘉庆年间,白莲教张子总 “自遂宁东禅寺入安岳境,焚附郭乡通贤场、 玉带桥, 宿姚市镇”。在四川

  • 柘皋河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源出浮槎山,南流经柘皋镇,于龟山西入巢湖。《明史·地理志》 无为州巢县: “巢湖在西,西北有柘皋河流入焉。”

  • 海龙厅

    清光绪五年 (1879)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 (1902) 升为海龙府。清光绪五年(1879年)置,治今吉林省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升为府。

  • 万荣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巴州。治所在永康县(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西北地及平昌县东南地。北周天和二年(567)为万州治。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永康县(今四川达

  • 何园

    又名寄啸山庄。在今江苏扬州市城东南角。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官僚何芷舫所得,并加以扩建,故名何园。园分东西两部分,有游廊相连接。东部建有花厅、船厅、六角小亭、湖石假山,西部水池居中,水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