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陕西

陕西

①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 为界,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

②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改陕虢华节度置,治所在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陕县、灵宝、卢氏及山西平陆、芮城等县市地。大历十四年 (779) 废。建中二年(781) 复置。兴元元年 (784) 废。

③巡抚名。明宣德初命尚书、侍郎巡抚陕西。景泰三年 (1452) 改都御使巡抚,遂为定制。驻西安府(治今陕西西安市),防秋驻固原 (今宁夏固原县)。成化二年 (1466) 加提督军务,二十二年 (1486) 改赞理军务。辖西安、凤翔、汉中三府及平凉府之泾州、庆阳府之宁州,河南阌乡、灵宝二县,山西蒲州,潼关卫及陕西都司之西安左卫等卫、所。清辖陕西全省。


(1)地区名。(1)指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旧陕县)以西地区。见“陕东”。(2)后世称西部地区为陕西。如南朝宋以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为都,因称其西的荆州(今属湖北)地区为陕西。《宋书·蔡兴宗传》:兴宗为南郡太守,行荆州事。其甥曰:“舅今出居陕西,为八州行事。”(2)唐方镇名。见“陕虢”。(3)明行都司名。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驻甘州左卫(今甘肃张掖市)。领甘州五卫及肃州、山丹、永昌、凉州、镇番、庄浪、西宁和镇夷、古浪、高台等实土卫所,辖区约相当今甘肃省嘉峪关、青海省青海湖以东、黄河以北及永登、古浪、民勤诸县以西地区。清废。


猜你喜欢

  • 江宁镇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隋以前为江宁县治所。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部,北濒长江。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江宁,人口 8000。因西晋江宁县治此得名。宋称

  • 平麓城

    又称麓川城。在今云南瑞丽市西郊。《方舆纪要》卷119陇川宣抚司:麓川城“旧麓川宣慰司治此。……(万历)二十四年孟卯酋多亨复勾缅构乱,木邦酋罕钦奉抚臣陈用宾橔灭之,用宾以孟卯阡陌膏腴,宜耕屯,因筑平麓城

  • 亮寨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八万亮寨长官司。永乐元年 (1403) 复改亮寨长官司,属贵州卫。后属黎平府。清以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南。属思州安抚

  • 飞盖园

    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二》:飞盖园“在肤施县南三十五里。宋知州庞籍游宴处”。司马光诗“军中富余暇,飞盖城南隈”,指此。

  • 会盟亭

    在今河南安阳市北。《明一统志》卷28彰德府:会盟亭“在洹水之上。楚项羽与章邯会盟于此。后人置亭以表其处”。

  • 石镜镇

    在今浙江临安县城东南二里。《新唐书·董昌传》:“始籍土团军,以功擢累石镜镇将。”《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临安人钱镠以骁勇事昌,以功为石镜都知兵马使”。均此。北宋初改称石鉴镇。古镇名。吴越

  • 陈汉山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陈汉山“在县西北八十里。相传昔有陈汉者结砦于此。其地险固,豪民往往据为屯聚之所”。1958年建钓鱼台水库,山浸水库中。

  • 仇摩置

    即今乌斯腾塔格。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与于阗河合,南源导源于阗南山,俗谓之仇摩置。”

  • 黄龙江

    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之晋江。《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 黄龙江 “在城 (旧县城即今丰州镇)南。亦曰黄龙溪。源自永春、安溪二县,汇诸溪之水,一东南流,一东流,同达于县西双溪口,并流而东,至九日山下为金溪,

  • 二道江

    ①即今吉林松花江东源。《清史稿·地理志》安图县:“西北有二道江, 自天池出,北流,曰二道白河。娘娘库河导源荒沟,西北流,左合五道、四道,三道白河注之,屈西,富尔河自吉林南流注之,曰上两江口,二道江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