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县

陵县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陵州为县,治所即今山东德州市。三年 (1266) 复为陵州。明洪武元年 (1368) 降为陵县,属济南府。永乐七年(1409) 移治德州故城,即今山东陵县。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改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西北部。属德州市。面积1213.8平方千米。人口55.7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陵城镇。汉置安德县属平原郡。隋为平原郡治,又分置将陵县,治今县北。唐为德州治。北宋因之,移将陵县于长河镇(今德州市)。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升将陵县置陵州,至元二年(1265年)降为陵县。次年复为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陵州为县,废安德县入德州,七年移德州于故陵县(今德州市),十三年置陵县于此,属济南府。1913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省。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属鲁北行政区。1941年更名匡五县,属冀鲁边区二专区。1945年属渤海行政区二专区。1949年复名陵县,次年属德州专区。1952年撤陵县,1961年复置。1967年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有马颊河、德惠新河、朱家河、笃马河流过。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工业有化肥、化工、磷肥、毛纺、农机修造、电器、酿造、木器、粮油加工等。104国道及永馆、乐德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颜子碑、平原君墓、孙公墓、东方朔墓、神头汉墓群等。


猜你喜欢

  • 山陕会馆

    ①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清乾隆八年(1743)山陕商人集资兴建, 历时四年完成。总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殿阁堂楼一百六十余间,系奉祀关羽的庙堂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分前、后两重:前部有山门、

  • 蓝峒山

    在今广西平南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8平南县: 蓝峒山 “山多窍穴,有蓝峒村。又有石脚岩,相传岩通勾漏”。

  • 钦陵

    北宋三陵之一。宋僖祖赵眺之陵。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见“南唐二陵”。

  • 水吉县

    1940年6月由建瓯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因县治在水吉镇,故名。1956年7月撤销,裁入建阳、建瓯、浦城三县。旧县名。1940年由建瓯县析置,治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

  • 石跋河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源于县北部山区香泉附近,东南流汇桥河入长江。《方舆纪要》卷29和州: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石跋镇,由大江支流,汇州东二十五里之浮沙河口,复出大江。江面约四十里。宋开禧中,周虎尝筑石跋

  • 宗水

    今青海省湟水中游之别名,因流经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 而得名。《宋史·王厚传》: 崇宁三年 (1164),“厚帅大军次于湟,命 (高) 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自将中军趋绥远,

  • 样头司

    清初设施溪漾头关,后置漾头长官司。即今贵州铜仁市东漾头镇。“漾头” 系苗语音译,意为汉人寨。

  • 武都镇

    北魏置,属梁州。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清一统志· 阶州》: 武都故城 “在成县西……杨难当为宋所灭,其地遂废。后魏徙置镇于仙陵山东”。太平真君九年 (448) 改为石门县。(1)在四川省江油

  • 忽毡河

    即忽章河。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

  • 王村寨

    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四十二里濮城镇。《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同光四年(926)三月,“时潘环守王村寨,有积粟数万,亦奔汴州”。明景泰二年(1451)濮州徙治于此。1913年为濮州治。1956年县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