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东都皇城
一曰太微城。又称南城。在东都西北隅、宫城之南,即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 “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 亦即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所说的 “东西五里一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周一十三里二百五十步”。围绕在宫城的东、西、南三面,与宫城左右两墙之间形成夹城。皇城凡六门。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曰左掖门,西曰右掖门。东面一门曰东太阳门,唐改宾耀门。西面二门: 南曰丽景门; 北曰西太阳门,唐改宣辉门。
一曰太微城。又称南城。在东都西北隅、宫城之南,即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载: “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 亦即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所说的 “东西五里一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周一十三里二百五十步”。围绕在宫城的东、西、南三面,与宫城左右两墙之间形成夹城。皇城凡六门。南面三门,中曰端门,东曰左掖门,西曰右掖门。东面一门曰东太阳门,唐改宾耀门。西面二门: 南曰丽景门; 北曰西太阳门,唐改宣辉门。
唐宝应元年(762)改金满县置,属庭州。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贞元中为吐蕃所据,县废。古县名。唐宝应元年(762年)改金满县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为庭州及北庭都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宋史· 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箕州置,治所在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元和志》卷13仪州:“因州东夷仪岭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天宝元年(742)改乐平郡,乾元元年(
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之万家沟。《水经·河水注》: “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南流径广德殿西山下……西南入芒干水。”
亦名郑家店。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七十里沅水南岸。明置马驿于此。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改置巡司。
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二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68常德府: 采菱城,“ 《武陵记》 云,其湖产菱,壳薄肉厚,味特甘香。楚平王尝采之。有采菱亭”。
又名七纵渡、孟渡。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十里,为荥经水之津渡。《舆地纪胜》卷147雅州:落孟山“在荣经县东十里。前大江曰七纵渡,孔明擒孟获之地也”。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乡镇。《元和志》卷5河南府汜水县: “等慈寺,在县东七里。王师既破建德,诏于战所起寺立碑纪功焉,令颜师古为碑文。”唐建,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北。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开建县:水母塘在“县(今南丰镇)北五里。广十余亩。源出县北十里之雁山,南流入塘。天顺三年,守备王芳等疏城濠,因浚源凿塘以潴水,又自塘凿渠以灌城壕,水常不竭”。
北宋置,属内乡县。即今河南内乡县治。金徙内乡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