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门山

雁门山

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山海经·北次三经》: 碣石之山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 无草木”。 《水经·㶟水注》: 雁门山 “雁出其门, 在高柳北, 高柳在代中, 其山重峦叠��, 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塞”。

②一名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五里。《尔雅·释地》: “北陵西隃雁门是也。” 郭璞注: “即雁门山也。” 唐于山上置雁门关。

③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引 《旧志》 谓雁门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雁门,故以为名”。《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雁门山 “或云有雁门僧居此,故名”。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诗: “绿水向雁门。” 即此。

④在今四川梓潼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雁门山 “在梓潼县南三十余里,连至兜岗山。东西起两岭,雁从中过,故曰雁门”。


古山名。又名雁门塞。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相传因其双峰陡绝,雁度其间,故名。《尔雅·释地》:“北陵西逾雁门。”郭璞注:“即雁门山。”又句注山与此山冈陇相接,故亦有雁门山之称。


猜你喜欢

  • 者牙寨

    即者亚寨。在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万历 《贵州通志》 卷20载巡抚舒应龙 《剿平者牙叛苗疏》。

  • 岐阳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元和志》卷2:“以在岐山之南, 因名。”二十一年(647)废。永徽五年(654)复置, 至德后属凤翔府,元和三年(808)废。古县

  • 凉水井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接花垣县界。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崇山复冈,径崎岖,中有小坪,颇为平坦”。(1)在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酉溪水西岸。清时屯兵戍守。(2)在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清置千总驻防。

  • 南川砦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南山堡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元废。

  • 明德水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

  • 双凤山

    在今山西寿阳县北。《方舆纪要》卷40寿阳县:“双凤山在县北三十里,两峰状若伏凤,山之东有剩水泉。”

  • 云陵县

    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古城村。《汉书·外戚传》:昭帝“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邑三千户”。县因此得名。元始四年(4)废。古县名。西汉昭帝置。

  • 阴岛

    即今山东青岛市西北胶州湾内红岛。清道光《胶州志》总图有“阴岛”。民国《胶澳志》卷2:“阴岛在胶州湾内,岛之东南端距湖岛子约四海里,岛之东北端距女姑口约三海里。北面多盐田,可通陆地,形成半岛。地势平坦,

  • 陵川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元和志》 卷15: “因川为名。” 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废,后复置陵川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

  • 安平厅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置,属开化府并与开化府同城(即今云南文山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移治马白关(即今云南马关县)。1913年改为安平县。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置,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