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山
一名茗山。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八里。《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茗山 “在太湖县南五十里。莲花峰东北有梅福炼丹处”。《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产硃砂。” 《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香茗山,“ 《太湖县志》: 中一峰曰莲花峰,左曰小茗山,右曰大茗山,尤为高峻,上有丹砂,险不可取。山半有洞,可容数百人,有泉甘冽”。
在安徽省望江县西北。左为大茗山,右为小茗山,中为莲花峰。峰峦巍峨秀丽。主峰海拔489米。相传汉梅福、唐罗隐曾隐居于此。
一名茗山。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八里。《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茗山 “在太湖县南五十里。莲花峰东北有梅福炼丹处”。《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产硃砂。” 《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香茗山,“ 《太湖县志》: 中一峰曰莲花峰,左曰小茗山,右曰大茗山,尤为高峻,上有丹砂,险不可取。山半有洞,可容数百人,有泉甘冽”。
在安徽省望江县西北。左为大茗山,右为小茗山,中为莲花峰。峰峦巍峨秀丽。主峰海拔489米。相传汉梅福、唐罗隐曾隐居于此。
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一百里六里坪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均州西南有六里坪集。
即省嵬山。在今宁夏惠农县东南省嵬村附近。《水经· 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即岭南。因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名。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新唐书· 李靖传》: 武德四年 (621),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
在今四川绵阳市。《方舆纪要》 卷67绵州: 金山驿 “在州治北,陆道所经也”。
明成化四年(1468)置,属永宁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以太平川为名。后废。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太室山南麓。《旧唐书·高宗纪》: 调露二年 (680) 二月,“又幸逍遥谷,道士潘师正所居”。
宋置,属溆浦县。即今湖南溆浦县东北六十里镇宁司。元改名镇宁堡。
在今陕西洋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56洋县 “青谷” 条下: 筼筜谷 “谷多竹,因名”。宋文同筑亭其中,名曰披锦。苏轼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元代于夜苴部置,属罗雄州。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永乐初改属曲靖府。《明一统志》卷87曲清府亦佐县:“号夜苴部,后讹为亦佐。”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罗平州。古县名。元初置,治今云南省
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大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踞群山之巅,矗立二千余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