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①又名戒坛山。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西山支脉,其山麓有戒坛寺。《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鞍山“在房山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上有庞涓洞”。
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5邢台县:“马鞍山在府西北三十七里。山脊隆起,其南有泉曰金泉,北曰玉泉。”《清一统志·顺德府一》:马鞍山“在邢台县西北三十八里。山脊隆起,宛似马鞍, 山腰有洞,可容千余人”。
③在今山西偏关县东。《清一统志·宁武府》:马鞍山“以形似名。明嘉靖四十三年俺答由马鞍山入老营堡”。
④在今吉林永吉县西南,属吉林哈达山脉。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马鞍山在“城(今吉林市)西南七十里。高十里。与磨盘山相连”。
⑤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南三十里大顶子山,属长白山余脉。明《寰宇通志》卷116:马鞍山“在开原城东北四百里,建州卫东”。《清一统志·吉林一》:马鞍山“在(吉林)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即恩额穆山,周四里”。
⑥在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海兰河与布尔哈河之间,东迄帽儿山止。为英额岭东支。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9:马鞍山在“(珲春)城西北二百六十里”。
⑦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大马鞍山在“(铁骊设治)局东七十里,高百余丈。产人参,多树木,有熊、罴、虎、豹、貂皮之属。小马鞍山,局东六十里。山高二十丈”。
⑧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7:马鞍山“在城西北十里,西临大江,东与石头城接。高八十五丈,以形似得名”。
⑨又名昆山。在今江苏昆山市城西北隅。《寰宇记》卷91苏州长洲县:马鞍山“形如马鞍,因名”。
⑩在今江苏南通市南狼山之西。《寰宇记》卷130通州静海县:马鞍山“在江海之际”。《清一统志·通州》:马鞍山,“相传隋炀帝征高丽,曾牧马于此。左有沈雁湾,右有药草湾,西有峭壁曰莲花崿,极西有通济闸。元时漕运于此出海”。
(11)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北金家庄港口,隔江与古乌江渡相望。《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马鞍山“在当涂县西北四十里慈湖港口。有神祠,吴赤乌二年建。《舆地记》云,慈姥山南有神马庙是也”。20世纪初,南山及当涂各地铁矿相继开采,此处为矿石集中外运码头,炼铁高炉又首建于此,为市区兴建的发祥地,故建市时以此山为名。
(12)在今安徽广德县南,接浙江安吉县界。《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马鞍山在州南五十里。山周七十里。颠有大石,其状如马鞍。”
(13)在今浙江遂昌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处州松阳县:“有银, 出马鞍山。”《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马鞍山“在县西四十八里,横绝松溪之口……元末赵普胜尝立水寨于山下, 山接遂昌县界”。
(14)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北。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马鞍山“在县东北五里,以其势奔迸,脊如马鞍,故名”。《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马鞍山,“元末方国珍以舟师突海门,入洲港犯马鞍山,泰不华击之,战死。嘉靖中,倭贼入犯,官军败之于马鞍山”。即此。
(15)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马鞍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山势逶迤,达于海上,有双峦连耸,状若马鞍”。
(16)在今山东蓬莱市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密神山”条下:“又南五里有马鞍山,山东麓两畔皆深涧,中起石冈,南北通行,谓之天生桥。或谓之马岭。”
(17)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淄城镇东四十五里。1942年11月八路军曾在此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今有烈士祠、马鞍山战斗展览室、抗日烈士纪念碑。
(18)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愬遣山河十将董少玢等分兵攻诸栅;其日,少玢下马鞍山,拔路口栅”。
(19)在今河南舞钢市中部。《新唐书·李愬传》:元和中讨吴元济,“攻马鞍山,下之”。即此。《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马鞍山“在舞阳县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
(20)在今湖北蒲圻市西二里。双峰壁立。《清一统志·武昌府一》:马鞍山“在蒲圻县治西”。
(21)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黄武元年(222),刘备为陆逊所败,“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舆地纪胜》卷73峡州:马鞍山“在夷陵县六十里”。
(22)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民国《湖北通志》卷9长阳县:马鞍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势雄峻,逶迤数十里。中峰突起, 自远望之,形如伏马”。
(23)一名望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宋书·朱脩之传》:孝武初为雍州刺史,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派鲁秀击襄阳,“脩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
(24)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马鞍山在县西南二里滨江。以形似名。”
(25)一名马径。又作马鞍冈。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部。《水经·泿水注》:“裴渊《广州记》曰,城北有尉佗墓,后有大冈,谓之马鞍冈。秦时占气者言,南方有天子气,始皇发民凿破此冈,地中出血,今凿处犹存。”《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马鞍山,“《南越志》,始皇朝望气者云,南海有五色气,遂率千人凿之,以断山之冈阜,谓之凿扰,今所凿形如马鞍”。《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马鞍山“一云马援尝驻兵于此, 因名。或谓之马径”。
(26)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上。清同治《广东图说》卷59吴川县:“东南海中有硇洲岛。……岛东南有马鞍山。二峰突起,形如马鞍,东、南、北三面海滨,黑石峥嵘,形如莲瓣,惟西面津前一带,为海船寄椗之所,西与文昌县之铺前墟相望。海船顺风一昼夜可达。”
(27)在今香港九龙半岛九龙城东北。《清一统志·广州府》:官富山“东十里有马鞍山,脉皆出自大帽,屏蔽东洋”。
(28)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05象州:马鞍山“在城东四十里。形如马鞍”。清咸丰初,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29)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5向武州:马鞍山“在州城(今向都镇)东三里。以形似名”。
(30)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南。《方舆纪要》卷110万承州:马鞍山“在州治南。以形似名”。
(31)在今广西宾阳县西。《方舆纪要》卷109宾州:马鞍山“在州西十五里。以形似名。其相连者有白村岩”。
(32)即古仙奕山。在今广西柳州市柳江之南,与鱼峰山东西对峙。海拔270米,是市区诸峰之首。《清一统志·柳州府》“仙奕山”条引《旧志》称:“亦名天马山,高数百丈,于群山之中独尊。下有杨文广洞,相传宋时侬智高幽杨文广于此。”
(33)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安顺场彝族乡东南。《清史稿·骆秉璋传》: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至紫打地(安顺场),扎营于此,“岑承恩夜袭马鞍山贼营,断其粮道”。
(34)在今四川仁寿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50隆州:马鞍山“在仁寿县西南四里。以形类名。虞太师(虞允文)墓在焉”。
(35)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西北。清道光《峨眉山志》卷2:马鞍山“在五十三步下,太平桥前”。以在二山中凹处,故名。
(36)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马鞍山“在龙游县东南十二里。望之若马鞍”。
(37)在今云南陇川县北。《方舆纪要》卷119陇川宣抚司:马鞍山“在司北。山高险。正统七年,王骥讨麓川叛贼,进至马鞍山,破蛮象阵,军势大振,径攻贼巢,贼使别军自永毛摩泥寨至马鞍山,潜出我军后,别将方瑛复击败之,于是贼势益窘。《志》云, 马鞍山石罅中流温泉成河, 热如沸汤”。
(38)在今云南会泽县南。明洪武初东川府建治于此,后寻移治于万额山南,即今会泽县治。《方舆纪要》卷73东川军民府“万额山”条下:马鞍山“在府西南十里。旧府治在其北”。
(39)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苗民司:马鞍山“在司治(今思南县南尧民里)东。山形昂耸”。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7石阡府:“马鞍山在城西南十里, 山势昂耸, 中凹如马鞍。”
(40)在今贵州清镇市东南。《清一统志·安顺府》:马鞍山“一在清镇县东南。山腰有白石如雪”。
(41)在今贵州安顺市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马鞍山在“(宁谷长官)司西十一里。以形似名”。
(42)在今甘肃礼县北。清光绪《礼县新志》卷1:马鞍山在“县北十五里,下有店铺,乃往来通衢”。
(43)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北。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马鞍山在“州东北五十里。以形似名”。
(1)在山西省偏关县东。山形如马鞍,故名。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俺答由马鞍山入老营堡,即此。(2)在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方国珍进攻马鞍山,明嘉靖中官军击败倭寇于马鞍山,皆此。(3)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区西北,北距慈姥山4.5千米。主峰海拔154.2米,山境约2平方千米。山势为两峰夹峙,类似马鞍形状,故名。传说西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大败垓下,退至乌江自刎。亡前托舟人将坐骑乌骓马渡至江东。马虽过江,然因思恋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死,马鞍落地,化为此山。依山所建城市,亦以“马鞍山”为名。山石瘦削,姿态美丽。山间有洞,曲折幽深。山麓有大仁寺,明宣德间,三保太监郑和曾捐经书藏于该寺。(4)在安徽省石台县县城东郊,为县城之左屏障,主峰海拔205米。以形似马鞍而得。亦有“木棉山”之名。(5)在安徽省广德县南部与浙江省安吉县交界处。北东—南西走向,长约8千米。主峰海拔863米,为广德最高点。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岩石裸露,植被稀疏。(6)在河南省舞钢市中部、嵖岈山西。主峰海拔547.7米。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讨吴元济,遣董少玢攻占此山。(7)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陆逊破刘备军于夷陵界,刘备退守马鞍山,即此。(8)又称楚山、望楚山,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雍州刺史朱修之败鲁秀于此。(9)古称仙弈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与鱼峰山东西对峙。海拔270米,为市区诸峰之首。石山古老秀劲,形如马鞍而得名。在晨雾中似腾空奔马,有“天马腾空”之称。山上有天然形成的“仙人迹”和“棋盘石”遗迹。半山有洞,洞中有洞,有屏有室,钟乳石形态各异。唐代起成为游览之地,有宋、元、明、清石刻一百余通,以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朱时晦题名最早,靖康元年(1126年)丘允《新开山路记》记载最详。登山顶瞭望,大小群峰位于足下,柳江玉带,锦绣河山,一览无余。(10)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北。清末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11)在云南省陇川县西北。《明史·云南土司传》:正统七年(1442年)王骥击麓川叛贼,攻进马鞍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