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山石刻群
在今四川潼南县南七十八里卧佛镇马龙山太阳坡北麓。1930年开凿,经三年而成。为释迦牟尼涅槃变经像,俗称卧佛,长36米,头长9米,面阔5.4米,胸阔7.5米,手掌长3.8米。周围为石刻群雕。为最大的卧佛像。
在今四川潼南县南七十八里卧佛镇马龙山太阳坡北麓。1930年开凿,经三年而成。为释迦牟尼涅槃变经像,俗称卧佛,长36米,头长9米,面阔5.4米,胸阔7.5米,手掌长3.8米。周围为石刻群雕。为最大的卧佛像。
西汉武帝时凿。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另说在今陕西岐山县东、扶风县西。《汉书·沟洫志》 师古引如淳曰:“音韦,水出韦谷”,因名。同书《沟洫志》:“关中灵轵、成国、ᖡ
又名陶种胡。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与太和县接界。周广十里。旧为黄河水道。淤隔成湖。《清 一统志 ·颍州府一》: 陶中湖 “润溉土田,居民利之”。
北宋置,属抚水羁縻州 (后改安化州)。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寰宇记》 卷168抚水州: “固屑场,出硃砂。” 后废。
即今四川江安县南万里镇与长宁县东南万岭镇间之蜀南竹海。清嘉庆《江安县志》卷2:万岭箐“一名松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城墟大小射圃遗迹,碑志灭没不详所始。……《方言》:凡竹木茂者皆呼为箐,竹曰竹箐,木曰木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
①古水名。据 《水经·江水注》 及 《水经·涢水注》,故道自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分涢水东流,至黄陂县南入长江。久湮。②又名武湖水。即今湖北黄陂县东滠水。源出鄂、豫两省边境山地,南流到黄陂县南入长江。《水经
在今河北蔚县西南。《水经·㶟水注》:飞狐关水“西北流,径南舍亭西,又径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清已湮。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狼儿村 (或说在今朔州市南陈家峪)。《辽史·圣宗纪》: 统和四年 (986)七月,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宋将杨继业初以骁勇自负,号杨无敌,北据云、朔数州。至是,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
亦作九姓党蛮夷长官司。元至元中改夷民罗氏党九人把总置,属永宁路。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镇。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九姓长官司。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巴塘县。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巴塘, 西番语。巴、乳牛也。地为广甸,多牛群孳乳处,故名。”另据1986年版《巴塘县地名录》云:“巴塘”藏语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