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岩山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①秦置,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楚、汉之际为郯郡,西汉仍为东海郡。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 山东枣庄市、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东汉以后属徐州,缩小。三国魏黄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千秋峰“在灵川县东北。独立耸秀,俗呼为文笔峰”。《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下有峡,通大江,亦曰千秋峡。《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
即土尔扈特南中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亦作遮羊堡。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东北一百里。《方舆纪要》 卷60: “以遮阳山而名。”
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快州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建昌府引 《方舆胜览》: “昔梁武帝时有阮贲者,世为豪右,命陈霸先击破之,贲逃泽中,夜则出掠,因号夜泽。阮贲当即李贲矣。”
俗名柱子崓。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六十里。金贞祐三年(1215), 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战于大沫堌,被俘就义。 《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大沫崓“根盘三十里, 壁立干霄, 如巨柱之擎天也”。
在今山西阳城县南。1942—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阳南县治此。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五福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五福镇“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为江、闽往来必经之道,置公馆于此。商贾交会,民物辏集,屹为大镇”。②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
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之南港。《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南湘江 “在感恩县 (治今感城镇) 南三十里。源发黎母山,至此西南入于海”。
①在今四川内江市东五十里高山乡。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观音场在“东五十里”。②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清同治《续修罗江县志》卷3:观音场在“县(今罗江镇)北二十里”。③即今四川三台县西之西平镇。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