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密达则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大寨村(达则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达则土百户。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大寨村(达则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达则土百户。
①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东汉建武六年 (30) 废。南朝宋永初时复置,属义阳郡。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废。②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东汉改为重安侯国。
一名牖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史记·殷本纪》: “纣囚西伯羑里。” 《汉书· 地理志》 河内郡荡阴县: “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水经·荡水注》: 羑水 “又东流径羑城北,故羑里也”。古邑名。又
即白狼水。今辽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魏书·地形志》: 龙城县有狼水。《水经·大辽水注》:“白狼水又东北径龙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下岱庙中。清聂《泰山道里记》:“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簷八角,祀泰山之神。”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方舆纪要》卷28泾县:五城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五峰环绕,势若城郭。东曰蓝山,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旧安吴县址也。其西曰郭山, 自九华峡岭至此,高数百丈,为县西南巨镇。其东北为寨山,
西魏大统三年(537)改永平县置,属义川郡。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元和志》卷3云岩县:“有云岩山,因以为名。”其后屡有迁徙。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属丹州。咸亨四年(673)迁今宜川
即莱山。《史记·封禅书》 称:齐有八神山,“六曰月主,祠之莱山”。韦昭曰:“在东莱长广县。”《孝武本纪》作“东莱”,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
唐贞观四年 (630)置,治所在龙水县 (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乾封中改为宜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宜山一带。乾
①北宋置,属海陵县。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西溪村。《宋史·范仲淹传》:天圣中“监泰州西溪盐税”,即此。②北宋置,属钱塘县。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南宋建都临安,拟筑行宫于此,改名留下。③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北
俗称青海王旗。即和硕特西前旗。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