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唐寨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五年 (967),“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樊晖以寨来降”。即此。
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以寨降宋,即此。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五年 (967),“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樊晖以寨来降”。即此。
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北汉鸿唐寨招收指挥使以寨降宋,即此。
1930年改思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据《清一统志·思州府》: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县因岑巩山为名。按:岑巩,侗语意为大山。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
又称东关头。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入城的通济门西南侧城墙下。系明初为控制秦淮河入城水量而建。清道光《上元县志》卷4山川:淮水(秦淮水)有二源,“至方山埭合流, 由东水关入城, 出西水关,沿石城西北,以达于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明初废。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清光绪《昌平州志》: 洪镇山 “山上有圆城,迤西至断头崖,俱重山叠嶂,不通步骑,边墙止此”。西接沿河口。
唐显庆三年 (658) 建,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永宁县: “西五里有崎岫宫。”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7: 金瓜山 “前连小峰,上有石微指之即动,力撼之不动,土人谓之悬忽石。对面有高峰,苍松万株”。
一作咯罗川。即今甘肃中部黄河支流庄浪河。古水名。又作咯罗川。即今甘肃省境内黄河支流庄浪河。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茶园关在府南,与偏桥卫接界。”
即南伊铁路。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即“南乌铁路”。
在今广西马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崇武山 “在旧城西北十里。高峻为一方之巨镇”。